English

令人费解的人文精神

1998-02-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这些年来,常读到一些社科专家抒发“人文关怀”,耸言“技术危险”的文字。读后,实在不知所云。开始还真怀疑自己是否搞技术搞得太呆滞了,重要出版物上赫然印着的那诸多高论怎么就读不懂呢?硬着头皮,再细嚼慢咽地读,仍然是糊涂不解。这次读到中华读书报醒目的技术危险标题下的周国平先生文(见中华读书报1997年11月12日11版),我便又一次堕入云里雾中。所幸,编者在栏首有“讨论”两字。写明该栏将刊“人文社科知识分子视野中的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分子视野中的人文精神”。我还算是一个自然科学知识分子,并且恰好又在从事当今热门的电脑专业,可能就是周先生文中所说的被技术消除了个性差别的那种“执行某种功能的技术人员”(见周文第4段)。我这种人自然无法评说社科专家,我这里只是想老老实实地诉说一下自己的不懂,不明白,诉说一下百思不得其解的苦恼。这对于某些人文专家再对“技术人员”训戒开导时能更面对对象,可能也不无好处吧。

周文第四段中说:“现代技术的真正危险不在于诸如原子弹爆炸之类可见的后果,而在于它的本质中业已包含着的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它剥夺了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使之只剩下功能化的虚假存在。”这真是高深莫测的玄论。“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是什么方式?怎么“剥夺了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依愚见,恰恰相反,正是科学技术才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真实的存在并发挥其价值。先说月亮吧,它自古以来就悬在空中,人人天天可见。但长期以来,它还是充满神秘的。有人把它想象成光光的水晶球(不然何以“发光”?)有人想象其中有广寒宫,有玉兔、嫦娥……。直到伽里略制作了良好的望远镜,对月观测后,才开始知道月亮上也有山、有谷,但无水,是与地球相似的星体,曰月球。待到阿波罗载人登月之后,人们对其有了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人们设计着种种使月球为我服务的计划,月球对于人类比以往更多了些实用价值。再说微波,它是人不能用五官直接感知的,看不见,摸不着。是科学技术使人们认识了它的存在,是科学技术使我们能利用其优点,限制其缺点,发挥其自身的价值。用于传输信息,而有微波通讯;用于做炊具而有微波炉。再如红外线,它也是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原本不知其存在。也是科学技术给人以智慧,认识到它的存在。发挥红外线的有益价值而有红外摄影仪、红外追踪器,……等等。总之,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说明,科学技术的每一重要进步,都使我们更真实、更全面、更具体地把握认识各种客观实在,更好地利用各种事物的有益特性,发挥其价值为我所用。周先生何以偏偏做出相反结论,说技术“剥夺了一切事物(注意: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和自身价值”呢?百思不得其解后,有时觉得某些人文学者真是满口玄论的怪人了。

周文在末一段中再次强调“现代技术的危险包含在技术的本质之中”,说“技术方式根源于传统形而上学,在计算性思维中遗忘了存在,……”这简直又是一段天书。何为“根源于传统形而上学”?什么是“计算性思维”?它怎么遗忘了存在?是不是还是说计算机遗忘了存在?依愚见,又是恰恰相反。计算机很能记忆存在而非遗忘存在。历史积累至今的浩瀚文字资料,面临着纸的变质、虫蛀、霉变的威胁。宝贵的存在将毁,变为不存在。当计算机技术把四库全书压制到光盘时,便记忆了这宝贵的存在。甚至可以永不丢失,即永远记忆该存在。我们从历史回到现今,就说三峡大江截流吧,现场直播使世界各地数亿人同时目睹这一壮观瞬间,身距万里之外,感知这里活生生之存在。这套影像资料经数字化压缩存贮于磁带和光盘,又把这壮观场景变为长久的存在。哪里来得什么“计算”“遗忘”“存在”呢?

周文倒数第二段中引述海德格尔的话后说:信息理论和电脑技术把语言对象化为信息工具的结果将是语言机器对人的控制。这又把事情说颠倒了。计算机技术中产生了程序语言。这是一种人造语言,它主要用于人对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人事先把要计算机做的事,用程序语言写成详细的命令清单,即程序,电脑便可以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运行了。有了程序语言,电脑才能摆脱人的实时干预,无人值守地独立工作。这恰恰是人实现对机器自动化控制的手段。怎么反说机器控制人了呢?就在今年,青藏高原上世界最高的气象观测站已经实现了电脑控制无人值守观测。我国赴太平洋考察深海矿产资源时,是机器人下潜到6000米深处完成取样和观测。人实现对机器的预编程序控制、遥控,成功实例不断涌现。说机器控制人类,多见于科幻故事。也见于某些人文专家对个别技术专家观点的夸大、歪曲。而另一些人文专家和技术人员再群起而攻之!如此而已。

写到这里,仍有许多周文提及的问题想谈,但还是暂且打住吧。人文知识分子和自然科学知识分子之科学技术观念差距竟然如此巨大,中华读书报辟出专栏,展开讨论、交流,极有必要。中国的科技文化毕竟是需要各方面人共同创造培育的。(康言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