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和黄苗子先生的一段书缘

2001-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早就听说书画名家黄苗子先生也是文章高手,可惜他的大作总是无缘得见。1983年春,得知黄老的《货郎集》已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便当即从天津邮购回一册,这才有幸一睹先生文章的风采。

我用了半天时间,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尽管先生在“后记”中谦称它“像一副货郎担一样,从针线到裹脚布,从红格本到木偶泥鸡,应有尽有”;但掩卷思之,感到作者给我们带来的却分明是闪光的知识财宝和至诚的人间真情。这本书,选收了先生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所写的二十来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作者或描绘山川胜景,或记述风土习俗,或评介书画艺术,或回忆故交旧友,从不剑拔弩张、故作高深,而是曼语轻言,款款道来,把对人对物的一片挚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捧读是书,总有一种先生在同你促膝谈心般贴近的感觉。《货郎集》封面上,有华君武为先生所作的漫画像:一位矮胖的老人,正拄杖小憩,他身背货篓,内装纸笔书画,和颜悦色,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读其书如见其人。我似有所悟:先生质朴淳正的文风,不正是他忠厚善良的写照么?

读《货郎集》,我十分佩服作者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佩服之余,又不禁为书中出现的几处差错而感到遗憾。比如《泥塑》一文的开头说:“近年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就是陕西咸阳秦始皇陵那数以千计的巨型泥塑兵马俑的发现。”认为始皇陵在“陕西咸阳”,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这也许是先生笔下之误吧,原不足为怪,但我因为爱读先生的文章,便急于想早点告知先生,以便有机会时能在书中改正这些失误。然而又不知先生的住址,于是便写了篇题为《“咸阳秦始皇陵”及其他》的短文,投寄给北京《读书》杂志,希望编者能转交黄先生。

短文寄出之后大约有二十来天,我收到了一封北京来信。看到信封上的“黄寄”字样,我不由怦然心动:莫非是黄苗子先生的来信?我又惊又喜,连忙用颤抖的手打开信封,展开一看,“黄苗子”三字果然端端正正的署在信末。我一连看了数遍,几疑是在梦境,但先生的信分明就捏在手中,是千真万确的事。我为先生严于自责的精神所感动。先生在信中表示谢意的话,又使我深感惭愧。在写那篇短文之前,我曾几次投书某些编者、作者,指出他们书中的错谬,谁知一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遭到了冷遇,所以在文中有过“人微言轻”的感喟。然而,黄先生并不介意我的这等

不恭之词,反而以自己为例,要我相信对书刊提意见的读者是“好心人”,“是应当做的”。一位忠厚长者的话语温暖着我的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