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活佛办学引来北京老教师

2001-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杜若岩 我有话说
甲登.络绒向巴是四川省甘孜地区的一位活佛,他所主持的吉祥大金寺是当地藏传佛教黄教三大寺之一,历史悠久,影响甚大,活佛在当地藏民中也很有威信。但是这位活佛并不满足于平静的生活,在近年里投身于“红尘俗务”中,在他的家乡甘孜县办起了一所免费学校。最近活佛更是趁在北京养病期间,向北京发出了急聘汉语教师的请求。他的请求在北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向他表达了愿去支教的意愿,目前一位老教师的西行已经定下。对这位不同一般的办学的活佛我们不免产生敬佩之心,同时也想对他和他的学校了解得更多,近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甲登活佛。

我想为别人做些事

甲登.络绒向巴自三岁被选为活佛,开始坐床。1961年进入小学读书,但当读到三年级时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学校,后来在农村务农近二十年,在这段时间中他远离了佛教。当甲登活佛重新回到佛教领域,并从事了一些行政工作后,他产生了一种想法:我不能光满足于念经礼佛,而应该为人们办些事情。但刚开始时他并不清楚做什么事情最好,后来活佛认定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西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当种种条件基本齐备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活佛的私立免费学校于1994年10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学校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是活佛始料未及的,本来只计划招生80名学生,可实际上最后录取了138个人,主要是附近地区农牧民的孩子和残疾儿、孤儿。此后每年学生的人数都在增加,到了1999年共有学生222人。虽然这所学校是由一位活佛创办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却与佛学毫无关系。学校对年龄较大的学生开设了职业班,分别主攻藏医学和藏画方向。其他的学生则按程度分设了三个年级,学习藏语文、藏文数学、汉语文、英语等课程。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学校还派他们去深造,比如在1999年就包送两名学生到拉萨学习英语,四名学生到拉萨医学院学习。由于活佛本人还有许多行政工作和寺院的工作要处理,为了学校教学事务的正常运行,他特意聘请了一名有二十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高级教师(中共党员)出任副校长。在1998年第一批藏画班和藏医班的学生毕业了,他们领到了县文教局颁发的毕业证书,成为学校为甘孜地区输送的第一拨治穷致富的人才。

我的学校不收钱

为什么学校能吸引那么多孩子来上学,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一例中途辍学的事情呢?活佛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地人民对知识的渴求。甘孜县是省定重点贫困县,人们为了改变贫困的面貌,自然希望掌握知识这把金钥匙,“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的学生,他们以前没怎么念过书,如果不务农又不好找工作,当然愿意回到学校念书”,活佛这样对记者说。而另一个至为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分文不取,甚至连课本、作业本、铅笔、茶水学校也全部负担。

学校的资金来源最先是活佛个人出资,他甚至将自己家里的马都卖了,第一年投入了4万余元,以后每年都在增加,到现在共花费了40多万元。活佛个人的财力无法支持学校的费用,就想尽一切方法寻求支持。当地政府在学校选址方面给予了最大帮助,1998年学校终于结束了长期租用他人房屋教学的生活,拥有了自己的教室。甲登活佛在当地人民心中很有威望,许多人看到活佛自己出资办学的举动后也慷慨解囊,但由于当地的贫困状况,群众捐献的主要是盐巴、粮食等物品,现金非常少。学校还在甘孜县城开办了一个勤工俭学经销部,来贴补开支,并且种植了青稞、洋芋等农作物,养了3头奶牛。活佛也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关系向社会各界寻求资金援助,到今天不仅负担了全部学生的学习费用、教师的工资,还盖起了八间教室和一幢教师宿舍。

当地的孩子在没上学前主要是帮家里干农活,或是放牛、放羊、捡牛粪,现在上学后只能在假期和秋收时才能全天地帮家里干活了,那么家长们会不会不高兴孩子们来上学呢?“不,他们很高兴”,活佛告诉记者,“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到知识,而且进我的学校不用花一分钱,他们当然高兴了。”

学校的条件还很不好

甘孜县地处四川省西部,是老、少、边穷地区,海拔3500米以上,是藏族人民聚居地。它属于康定地区,或许惟一能引起我们熟悉感的就是那首《康定情歌》了。甘孜县还是省定贫困县,当地经济的落后状况和学校经费的来源问题都限制了学校的条件。“我们的条件很不好,生活很艰苦”,这是活佛对每一个要去那里教书的人们反复讲的一句话。

3500米的海拔高度就是对我们这些习惯了平地生活的人的严峻考验,即使适应了那里的高度,生活条件的极大差距也不是能轻易适应的。虽然学校已经拥有了几间教室和教师宿舍,但还急需建老师的办公室一幢,以及厨房和厕所等多个建筑。现在学校为了解决师生的吃饭问题,只是搭了一个简易棚,用的燃料主要是牛粪,还有部分木柴;学校没有厕所,这方面的问题只能到野地里去解决,反正四处都是荒地。另外学校没有自来水,全靠人力去挑;没有通电,电的问题靠学校的一个小型发电机解决。

对于学校自身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师资力量的缺乏,甲登活佛在谈话过程中不止一次提及这个困难。学校汉语文教师的严重缺乏,不是依靠当地力量就能解决的,所以活佛这次借进京治病的时机向北京人民发出了殷切的希望。

老教师秉烛西行

活佛急聘汉语教师的消息在北京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到记者采访时为止,已经有33个人向活佛表达了愿去教书的愿望。本来活佛担心学校的生活环境不好、工资又低,因此只想找一位已经离退休的老师,可没想到有许多年轻人也愿意去帮助藏族孩子。目前已经确定成行的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当记者找到她时,她极力回避采访,认为这是一件不值得宣扬的事情。当记者再三保证决不透露她的姓名后,她才接受了采访。

老教师已经60多岁了,多年前因为高血压而提前退休。退休后她开办了另一个事业,也很成功。可是她说:“人这一辈子不能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看到活佛急聘老师的消息,她立即与活佛取得了联系,成为与活佛面谈和成行的第一个人。虽然她的决定遭到了儿女的反对,但老教师已经开始准备教材和制订教学计划了。她说鉴于当地的情况,教学方法不能和北京一样,她设想先向同学介绍各位老师的名字,再让学生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再总结拼音规则,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同时老教师认为东、西部差距太大,如果按照东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西部的人才培养会太慢,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创新。她认为先进带后进、开展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是最好的激励方法。“哪怕我亲自化缘找赞助去,也要让优秀的学生来北京学习,等他们师范毕业再回去”,“我们绝对不能短视,我一直反对电影《一个也不能少》的那种教学方法———一个刚上完小学的女孩子就让她去教书,这是对人成才的扼杀。”老教师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问题,但是她说她决不会中途退出:“如果我身体适应不了,我就回北京呆几天,然后再去,大不了我一年去12次呢。”老教师自小信佛,问到她决意要去教书,是否和信佛有关,她说:“或许是吧。我们自小接受党的教育讲求为人民服务我没什么奢望,就算自己是个蜡烛头,我也想多给那里的孩子们做点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