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上文坛》策动新的兴奋点

2001-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马尚龙 我有话说
“北京有古老的天坛,台湾有美丽的日月潭,上海有纪实的《海上文坛》。”这应该是一句不错的广告语,假如在央视黄金时段连篇累牍地播出,那么《海上文坛》的发行量就会以几何级数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它的广告收入的递增,而广告的递增要比发行量更重要。在80年代做杂志要找写作人,90年代做杂志要找发行人,如今做杂志要找广告人。这就是杂志的业态转移。

一个人要是既想发点财,又想涂点文化的油彩,并且还不怎么受苦受累,办一份杂志是不错的选择,这一两年的新生杂志如雨后春笋,便是例证;反过来说,一个人要是不想让钱白白地流失,不想在一个花钱的无底洞里挣扎的话,那千万别去一时冲动地办杂志,兴冲冲地创刊,灰溜溜地停刊,也是这一两年常有所闻的事情。《海上文坛》既没有发了大财,也没有在死亡线上挣扎。创刊十年又一,它从来没有在发行量上异军突起过,却常常靠着一些新奇的设想成为圈内外谈论和传播的对象,它的内容上的地位,常常让人觉得它的发行量的巨大,但是事实上不是。也正是这样的缘故,它的文章,尤其是它的策划类的文章,一直成为国内媒体转载和利用的对象,电视台会将它作为纪录片和专题片的素材;《海上文坛》并没有自己的网站,可是在各类网站上轻而易举地就能读到它的文章。一些发行天量的杂志,千百万人在读,却想不起来读了些什么。大言不惭地说一句,《海上文坛》虽然发行量比不过人家,却留下了一些经典。比如《纪然冰命案》,《关于风流一代的调查报告》,《不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中国人的婚床》,《提升普通人命运的十大机遇》。不管是“文以载道”,还是“文以载型”,我至今觉得,这些文

章对于中国杂志的发展,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但是《海上文坛》遭遇到的潜在的危机———甚至应该说是已经出现的危机,是每一个《海上文坛》的人都意识到的。在创刊初期,《海上文坛》曾经以前卫著称,这包括它的内容和形式,然而如今,在内容上,北京和广州的杂志刊登的内容范围要比上海广泛;在形式上,杂志全铜全彩已是普及。由于经费的原因,《海上文坛》还停留在原先的水平,质量取胜固然重要,但是在一个包装的年代,包装的本身就是质量的体现;在种类上,《海上文坛》是一本综合性的社会杂志,但是现在更多的社会性周刊周报瓜分着市场。

当然,《海上文坛》不可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人刊亦刊,套用焦裕禄的一句名言,叫做“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海上文坛》这一两年已经开始了一些变化,策动新的兴奋点,是这个变化的核心。至于这个兴奋点,或许需要策动,或许需要寻找,或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就像中国的股市一样,需要等待和投机,但是三五年太久,只争朝夕。 (本文作者为《海上文坛》副主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