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母校怀旧

2001-06-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景端 我有话说
提起母校,总有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我上过三所大学:上海交大、清华、人民大学,母校给我的教育,无疑使我受益一生,而当年在校的一些见闻感受,今天回想起来,也成为重现往昔时光的一种有趣回味。

我于1950年考进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交大是解放前上海学生反内战、反迫害的重要阵地,那时刚解放不久。校园里仍然弥漫着浓厚的民主气氛。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课程的改革,还是课余的活动,学生都可以用各种方式发表意见。最使我感到新奇的是,选举学生自治会主席,就像外国竞选总统那样,各竞选人发传单,贴海报,发表竞选演说,“请投某某一票”的标语四处可见,相当热闹。当然,追求民主这只是交大学生传统中的一个方面,而爱国,则是这个传统中更重要的方面。还记得,当时连上海大老板、号称“味精大王”吴蕴初的女儿也报名参军,曾在校园里引起不小的反响。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交大学生爱国献身的光荣传统。

1951年,我又考进清华大学经济系。那时不设校长,只有校委会主任叶企荪,副主任周培源,法学院院长兼经济系主任是陈岱荪。清华毕竟是在首都,校园里的政治空气仿佛比交大更强烈。首先是政治报告比较多,钱俊瑞、蒋南翔、张奚若、章汉夫等好多首长都来做过报告。那时我们年纪小,对新的政治理论和国家方针政策都很新鲜,所以很爱听这类报告。记得有次政治报告在批判崇美思想举例时说,帝国主义在中国办协和医院,好比一个强盗在你身上刺进一把刀,怎么可以不去恨强盗,反而赞美这把刀漂亮。就为协和医院是不是“一把刀”同学们争论了老半天,个别同学激动处甚至表示要“划清界限”不去协和看病了。今天想起也许觉得这很幼稚,但五十年前就是这样。

由于院系调整,我又转到中国人民大学,并于1954年在人大外贸系毕业。当时人大调干生多,党员多,政治空气显然更加强烈。有件事曾使我很尴尬。毕业前夕,我有件旧大衣嫌小,就沿用在上海交大时司空见惯的做法,在食堂前的公告栏上贴了一张小纸,上写“转让旧大衣一件,几楼几号房间”,谁知为此闯了祸。一天班党支书找我谈话,他先问我是否经济上有困难?我说还好。他又问,那你为什么要卖衣服?我答因为太小不好穿。他很严肃地说,你用这种方式,若传到外面,人家会说你看,中国大学生穷得要卖衣服,这样影响多不好。对于如此“上纲”,尽管我感到委屈,但当时只能承认考虑不周,接受批评。幸好平时我在校表现还不错,此事没有再追究。“文革”后有次我与那位党支书见面时还打趣地提起这件事,他也很有感慨地说,受那个年代“左”的思潮影响,我们往往把形而上学当成了忠诚。我还想起,五十年代人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盘学习苏联。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都是沿用苏联模式。例如:课间经常进行“习明纳尔”(苏式课堂讨论);有些课期末只测验不考试;几本必考的主课,都采用自己抽题、当面口试的办法;考试实行五分制;文科也要到社会实习等等。这些教学改革,当时在人大都是独树一帜的,不管后人对这种改革如何评价,人大首开我国教学改革的先河,这个历史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作为当年的学生,能少考几门课,我们当然巴不得。

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这三所大学的同学,正享受着我们那一辈校友所不曾享受到的许多优越条件,对此,我们只有高兴。衷心祝福新世纪的大学生们,珍惜今天,努力地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