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获解的愉快

2001-06-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学泰 我有话说
曾经有位学数学的老同学与我闲谈,说学你们古典文学有什么意思,整天与故纸堆打交道,就是死记硬背。不像我们学数学的,如果解出了一个似乎无解的方程,那一刹那,会觉得这是人间最大的快乐。我与争论,实际上读古书也是这样,发现古书上一个错误,弄懂一句古诗真实的含义,查找到了一个典故的出处也是乐不可支的!胡适甚至说,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我那位同学总是不肯相信,我想快乐本来也只是留给个人享用的,他人不信就不信吧!

1981年8月24日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北京,当时正值盛暑,北京一连几天又非常热。卡特一下飞机不知在哪里“中国通”的指导下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子,触热到人家。”一时,外交部的人不知所云,就打电话问文学所。科研处接到电话已经是下午了,那时文学所在日坛路六号,一切都很简陋;到了下午,所里就没几个人了。科研处找不到人,就打电话给《文学遗产》编辑部,我恰巧在。来电说外交部问两句唐诗的出处(因为唐诗在外国最有名,中国人一听外国人念中国诗就认为是唐诗),你负责唐宋段给查一查。我从电话中听懂这两句诗的写法后,感觉不太像唐诗,我也刚读完《全唐诗》,毫无印象。我没有从唐诗里寻找,当时还没有《全宋诗》。我翻开了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没有想到一下子就翻到“晋诗”,又一翻“今世”两句赫然在目。真是有点《易传》中所说“一索而得男”,快何如之!此诗是晋人程晓所作。一读全诗深感那位“中国通”了不起,这首诗并非“名诗”,“触热”两句更非“名句”,但它却十分符合卡特此次来访的时间和自己的身份。诗云:“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闭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今世??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下面还写到,客人来访,也没有什么要紧事,可是给主人添了许多麻烦。当时卡特已经是“前总统”了,用此诗作为到京的开场白,其中包含了对主人的尊重和自谦,立言非常得体,真是应了孔子那句话“不学诗,无以言”。我也从“一索”而中,获得了喜悦。

我喜欢读书,但赋性慵懒,不爱做卡片。有些勤奋的同事能做好几十盒卡片,把从书上读到的于己有用的内容记录下来,以备查找。我正襟危坐读书时少,躺着读书时多,遇到佳处,只是用笔划一划,最多也就是记在一个什么都写的本子上,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这样就较为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可是记忆力出错时极多,有一次,写一篇文章引到“庄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有位老先生说:“错了,这是孟子说的。”我有些不服气,“肯定是《齐物论》中的”。可是我查了两遍也没有。一翻《孟子》它确实是在《滕文公上》中。记忆力易出错,每次引文都要一一复核原书,花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

有位同事读刘禺生的《洪宪纪事诗》,让我帮着查一下“传头”做何解?看着挺眼熟,诗中所咏又与梨园、票房相关,于是翻了几本这方面的书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章台记胜丛刊》《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清稗类钞》等,不料都没有。觉得很熟,但又找不着,真是有些食不甘味、睡不安寝了。偶读《都市丛谈·票房》一节中有:“票房之首领称‘把儿头’。”我眼睛一亮,马上给同事打电话。“纪事诗”中的“传头”应该是“把儿头”吧?可能是刘禺生弄错了。同事不置可否。我想她可能不同意,过去改字解经是“经学”研究一大忌,《洪宪纪事诗》虽非经典,但是用改字勉强解释也不太合适。但这总算使我心安了一些。

前面写的都是读书求解中的快乐和烦恼,不知其他书友是否有此感受?本文中我更要说的是使用《国学宝典》给我带来的方便和愉快,它给求解带来方便。半年以前,经同事介绍认识了“二炮”年青军官尹小林同志。这位年轻人把他设计的《大型电子古籍文献数据库》———《国学宝典》,给我装在新买的电脑上。我本来就比较看重目录学的知识,认为它是搞学问必不可少的。认识了小林,使我接触到“电子目录学”,真是大开眼界。这个数据库收书多,现在已经达到一千三四百种(我接触此“典”时只收三四百种,但唐前重要典籍基本齐备);第二是查找方便快捷。例如那个一直也没有从我的心中删除掉的“传头”,我就用此典查了一下,只用了不到两分钟就分别在“史部”和“笔记部”中查到了。《明史》出现两次,《陶庵梦忆》中的“彭天锡串戏”一开始就写道:“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这就是为什么我感到“传头”眼熟的原因,因为要搞《陶庵梦忆》的评注,一年前我刚刚读了一遍全文!从此读书作文我就离不开《国学宝典》了,如同经常翻阅《辞海》《辞源》一样。

它与这些常用工具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从使用中,我感到《国学宝典》不仅指出了所要查找的词或典故的原始出处,而且昭示了该词在各个时代出现的频率。例如儒家倡导“三年无改于父道”是谓孝,我以为历代王朝都是注重“祖宗之法不可变”,实际上一查“二十四史”才知道开始强调“祖宗之法”的是宋代,《宋史》中说得最多,元、明、清三代君臣则是继承宋人说法,把“祖宗之法不可变”作为一个政治原则的。

前几天,有位已退休的老同事打电话说到唐代笔记《朝野佥载》。其中有个故事:

周张衡,令史出身,位置四品,加一阶,合入三品,已团甲。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

她问我其中“团甲”“落甲”的含义。并说查了许多工具书、也问了一些老同事皆不得其解。我用《国学宝典》查了一下,很快,不到一分钟,便查到《旧唐书·职官志》中的记载,凡是到时应该升职的,把其材料送达吏部登录,凑成一定的数目,作为一甲,把这些合拢起来报到门下省,称之为“团甲”(“团”有组织意,言把许多待提升者组成“甲”)。小吏出身的张衡(周,指武则天为皇帝期间),官已作到四品,再加一阶应入三品(按:从四品到三品是升官坎儿,仿佛现在军队里从大校到少将一样),已经把材料报到吏部,不料一日下朝,他在街上买个新出笼的蒸饼吃,被御史弹奏,武则天说,张衡是流外的小吏出身,不懂礼法,不许升任三品。到手的官就因为一个蒸饼告吹了(其实唐代大官在街头吃东西也是常事。中唐时曾入相刘晏,早晨上朝买胡饼吃也未因此丢官),从原来已经登录的甲次中刊落下来。弄懂了“甲”的含义,“团甲”“落甲”就都好理解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中的关键词“团甲”“落甲”出现了障碍,全文之意便含糊不清了,扫除障碍才能获得阅读的愉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