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明天我们会安全吗

2001-06-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 帆 我有话说
《明天我们安全吗》,张召忠、周碧松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适时之作。冷战结束以来,关于和平与发展,关于新世纪人类的前景引来诸多学者,政治家的关注,纷纷著书立说,纵论天下,预测未来。悲观主义者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国家恐怖主义将难以防范,人类在新的世纪将吞噬核战争的灾难;乐观主义者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已经成为单极体制,美国有能力和义务控制国际秩序,国际冲突将不会由于危机失控而引发大的战争;也有一些人对未来表现出迷茫或者漠不关心的态度。无论怎样,在回顾20世纪的热潮过去之后,在回顾基础上的展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不故作高深,也不夸大事实,认真分析和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实质和特征,是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张召忠、周碧松先生的这部书可以说是代表一部分中国学者在新世纪之初对未来的一种认识和看法。

这是一本警示之作。作者站在中国的角度,以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向人们介绍了当今世界的安全困境与安全难题,以及由于高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危机。告诫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记居安思危。不要作鸵鸟,想当然地以自己的意愿代替现实,以为全球化,互相依存加深,合作安全机制正在确立了,传统的军事手段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现实主义的强权政治从来没有削弱(比如遏制政策、联盟政治,以及通过核优势谋取新的核威慑等),只不过在新的形势下更具有隐蔽性,手段更加丰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应该加强人们的警觉性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个世界既没有天下大吉,也没有乌云压城,危机四伏。对于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而言,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我们既要有应对的准备,又不能乱了方寸,这就要准确把握新世纪新时代的特征和趋势,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如何应对国际环境的问题上,分寸感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难度的,它既是艺术也是政治。如何努力维护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如何使经济政治和安全这几个方面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这都需要我们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做出新的回答。

这是一本新锐之作。说它新,在于作者集最新的军事科研成果于一炉,全面展示了新世纪安全关系、战争和军事冲突可能的发展轨迹。作者在认证新军事革命和信息时代的新特点时,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军事专家的特长,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了高边疆争夺、信息攻防以及太空战的新形式和新方式。作者向我们说出了这样一个可能的事实:新型战争将可能不再以谋取一城一地为目的,它将可能在接近于人的生命零伤亡的前提下达到传统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一个国家陷入全面瘫痪。比如使用信息部队直接摧毁一个国家的指挥控制中心,运用远程轰炸方式捣毁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以及抢先开发和占据太空的有力地位等等。这一切不禁让我们想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后果,它虽然是一次经济危机,但由于信息时代联系性的普遍加强,它所造成的损失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而且比战争对国际社会的波及面更大,可以说是无所不达。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到科技强国,科技强军的重要性。说它新,还在于它全面概括了冷战结束以来,在军事安全领域出现的新的理论思潮和新的国际形势特征。比如从综合安全到合作安全,新干涉主义到新军事革命,从非战争类新威胁到高边疆争霸都有详尽论述。对于人们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将会大有裨益。

这还是一本普及之作。说它普及,决没有降低本书知识含量的意思。而是从它可能对受众的影响和教育意义而言。本书保持了作者一贯的流畅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具有相当影响的军事畅销书作家,作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正因为如此,作者一直致力于一些人不屑于为之的国际关系和军事知识的普及工作。这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形势,加深对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使命感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从长远看,作者的这一工作是应该得到媒体和有关部门充分肯定的。

总之,丰富的信息含量,前瞻性的分析,和深入浅出的介绍相结合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