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怀念这种文体

2001-07-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国涛 我有话说
我很担心,有一种文体在我们的文学里逝去。我说的是一种优秀的、精练的、充满知识和智慧的短文。以前在古代的诗话、随笔、札记里存在过。“五四”以后如鲁迅的随感录一类,也是。不过我们只注意到它的战斗性的一面,短小之体,则忽略了。其实郑逸梅的补白小文也是的,只是“战斗性”差些。再以后则干脆没人写。近来有“晚报文体”之称,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明显有贬意。我近来读到“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两本,即温源宁的《一知半解及其他》和林以亮的《文思录》,亦增此感。那两本文集出版于今年2月,属于不同时代,写法也不同。但是写得都好。温氏是30年代清华英国文学教授,其文受英国随笔影响很明显;写身边熟悉友人,那么幽默、俏皮、有生气,或可说一时无两。他的学生钱钟书当时说“富有春秋笔法”,现在的张中行先生说,“应该细心地咀嚼几遍”。诚然诚然。每篇只一千二千字的小文,当年引起那么大的轰动,直到前几年还因吴宓的事引起许多是是非非。林以亮原名宋淇,早年就读燕京大学,后在上海、香港从事文学活动,著译颇丰。他的集里,本来全是短文,编者为他增收几篇长文。他的短文真是一律的短。长者千字有余,多数可是只有三百、五百、七八百。然而真好。我读了

非常喜欢,以为开卷有益,或者说,每读其中一则必有所获。它以学问见长,博引古今,又有对艺术的敏感。作者曾自道写此种文章的心得说:“学求其富,写求其少。”这说透了。还有更具体的说明:“我体会到这类随笔应兼‘长话短说’‘武戏文唱’的能耐。”这是能耐,请注意。或惜我们许多作者和编辑都把这种写法当作“没能耐”了。这是我近来读到的。以前,董桥的短文已为广大读者熟知,且出书多种,此不赘。这都是过去的或香港的作家。这种写作路数,现在内地也有,不多。比如王元化的《思辨随笔》就是,不过,我读时觉得太吃力,要跟上作者的思路很费劲,不如读林以亮小文痛快。当然我的根底也不行。近来还读过庄周的《齐人物论》,是论文章的小品,其短小犀利,合我口味,但学问上差些,一比便知。有学问的大手笔不弄这些了,于是我觉出少了一种文章可读。是的,一种文章。要说没有,也不尽然,晚报上的确有。但是要那种品位的,可就没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