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图书“市场经”

2001-07-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曹培红 我有话说

在最近结束的重庆图书订货会上,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取得了1.4亿订货的业绩,这么好的业绩缘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业绩出自“业积”

作为我国较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起初的日子里发展并不快,一直到1992年,这个出版社的发行码洋也不过1100万元,实洋683万元,利润132万元,上交学校60万元。应该说,那个时候的出版社还是全国出版社中的小兄弟。

但是,1993年,一次内部机制的变革开创了东北师范大学的腾飞之路。从那一年起,出版社打破了“铁饭碗”,实行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机制,整个集体进入一个发展新时期。编辑是出版社的产品制造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压缩行政管理干部数量,扩大编辑队伍,从应届毕业生中引进新生力量,充实编辑队伍。对于老编辑,出版社要求要到发行部门进行锻炼,以便对市场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由此,编辑队伍成为了出版社活力的源泉,也成为了出版社创新的源泉。同时,发行人员在机制的推动下也表现出了活跃的干劲。他们有效地摸准市场的需求,及时与编辑队伍进行沟通,迅速地在市场中闯出了一条新路。用社长贾国祥的话来说,叫作“市场部把书送上书店,做的是说服书店的工作,编辑部则把书奉献给读者,做的是把说服读者的工作。”

如今,全国560多家出版社有440多家出版教辅图书,东北师范大学则在这个市场中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这一切只能够是来自对事业的积累。

贾国祥的“市场经”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该出版社吴长安副总编辑说,我们社长有一套独特的理论。

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规的像一个公司的办公室里,贾社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们出版社总体来说可以用三个服务概括:一是为教育科研服务;一是为师范教育服务;一是为基础教育服务。”贾社长开门见山地说。

贾国祥社长说,教育辅助图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进课堂的,一种是走市场的,所谓进课堂就是跟随教材直接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所谓走市场就是在书店里由读者自由进行选择的图书。

“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口号,这是出版社价值和选题的核心所在。谈到素质教育话题,贾社长说,“我认为在学生减负的同时重要的是要给教师加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就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由一个教师的加负可以达到几个学生的减负。”

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发了教学辅助图书,这些图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配以色彩的组合,达到了一种自学工具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起到家教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这样通过几本图书就可以达到请家教的目的。

目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育辅助类图书已经形成同步类、广角类和专题类三大系列。其中的《新捷径》图书更开发了不同层次读者的设计,在重庆的图书订货会上,其专门面对城市读者设计的版本受到了广泛欢迎,据悉,一种专门为农村读者设计的版本也将很快推出。今年年底,东北师范大学将推出100多个品种的少儿类图书,而且全部是原创性的图书。贾社长说,“少儿是永恒的主题,这也是我们开发该类图书的初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