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认识中国古代美学

2001-08-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蔡永海 我有话说
《中国美学史》,张法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然而,二十四史光耀天下,却难见一本美学史。以致国人形成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没有美“学?,或者说中国是“有美无学?。可是,以现代学术体系标准来梳理“中国美学史?的工作存在一个内在的困难,即中国美学史的体系既要满足现代学术体系的规范和要求,又要尊重中国古代文化的固有存在形式和本有精神。这一尝试性的体系性著述于1980年以后陆续问世,可概括为神(李泽厚的《华夏美学》侧重两千年审美文化的大结构)、骨(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注重范畴与发展的统一)、肉(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和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强调体系和全貌的统一)三类著作。可以说关于中国美学史的梳理工作仅仅是个开始,面对的问题仍很多,如不仅要适应现代学术的标准,同时又要跟随现代学术标准本身的变化而变化,这必将改变我们对中国美学史的理解。因此说中国美学史的梳理仍处在远未定型的状态之中。此时此刻,这本《中国美学史》充分注意到了上述困难,以其独到的观点理出中国美学史的线条,其体系富有启发性、开创性和发展性。

著者认为:重写《中国美学史》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要求,鉴于中国美学史尚处在未定型的状态之中,解决问题的重点应放在解决语境的断裂和内容与方法上的定位上。他指出,以现代学术体系标准梳理中国美学史是必要的,但要避免使之成为中国美学的出发点,因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警惕我们的历史局限性和从学理上避免“六经注我?,而要像现象学那样直接面对中国古代的事实本身。只有以不为当代所用的心灵去研究的中国美学史,才能使其真正为当代所利用。为此著者进一步指出,我们梳理的中国美学史主要是从远古到清代末期的审美理论史。把中国美学史的梳理范围定位在中国进入统一世界史之前,不仅强调出中国史具有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强调出中国文化具有的独特趣旨,即向我们呈示中国美学产生的基础、中国审美的独特风貌、中国思维在审美上的独特把握方式和理论形态。这样,梳理中国美学史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应为:1、文化大线,即中国文化分为三大段。从远古到先秦的文化独特性定型期;从秦到唐的文化前期的由定型发展到高峰期;从宋到清的文化后期向新形态转变到西方文化侵入而未完成期。三个时期既可断开又相联系,自成浑然整体,使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显得很复杂。2、美学分期,即中国美学的九个重要分期。一是从远古到先秦的审美意识由原始思维到理论思维;二是先秦美学的文化结构和审美方式的确立;三是魏晋南北朝美学理论形态的产生;四是唐代美学理论质的完成;五是宋元前期审美境界的发展并升腾至顶峰;六是明代审美思潮的出现和进入清代后的蜕变;七是从明到清美学理论的新质及贡献;八是明清对美学理论深度的开拓;九是冲突中走向整合的美学理论总结期。该书抛开了朝代、人物、论著的排列,而着重说明中国美学史的整体逻辑、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审美趣味核心。3、讲述方式。以现代美学学科的胸怀和眼光去看待古代的材料,既不把现代美学的术语和概念强加给古代,又使古代的材料以一种现代的组织方式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既呈现了古代艺术的统一性,又是按历史自身的方式呈现的这种统一性。

富有启发性的还有著者对中国古代美学整体结构的余论,由于著者把人类世界史视为由原始文化、高级文化和轴心文化三阶段构成的分散世界史阶段;17世纪后,非西方文化被西方文化拖入统一的世界史,为第四阶段。这一粗略的简图却可以告知我们:中国在1840年前后可谓两个不同的时代,即1840年前是分散世界史中的中国史,中国文化有其自己的运转规律,独具特色;而1840年后,中国先被动后主动地被拖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界史规律而运转,为中国文化进入现代性亦此亦彼时期。所以从世界史角度看,中国史从古至今的断裂非常明显,古与今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哲学、理论、逻辑话语,这决定了中国美学要由属于轴心时代的文化及其衍化来说明,并呈示中国古代美学与世界其他文化和中国现代美学的相对整体性。至此著者指出,中国美学体系的主干是以朝廷、士人、民间和市民美学为背景的儒、道、屈、禅、明清思想,其统一的社会基础为国。进而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国美学体系的五大范畴,即审美对象的结构与类型范畴、审美创造与欣赏范畴及中国美学范畴的整体性,其运用于各大范畴系列,显示出中国美“学”的内在统一,以及中国古代美学与中国现代美学的区别。

这是一部在现代学术体系意义上书写中国美学史的尝试性著作,既是美学史,又是文化史。它对于让世界学界认识中国古代美学的成就、特色和意义具有重大作用,也对当代中国的美学原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