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概览清华早期文化

2001-08-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太和 我有话说
《水木清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水木清华———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一书原名《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文化》,自两年前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售罄之后,经修订补充,再版时改为“插图本”,共收录历史照片(大多为珍品)约650余幅,这些珍贵的图片,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二三十年代清华校园的景观、与清华有关的名人以及学校的活动等风貌,这更能加深读者对这一时期清华校园文化形象性认识。

全书由绪言等八个篇章构成。

“绪言———清华文化的三大源头”介绍了清华园优美的环境及建校的历史背景,早期学子的概况;给我们展示了这座“国耻纪念碑”的性格和行健不息的自强性格。

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那个年代清华大学的校长和名师。在“校长”这一章里,着重介绍了周诒春、罗家伦尤其是梅贻琦等校长。从他们对建校的作用、建校的方针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在“名师”这一章里,分别从理论、院长及教务长、导师、系主任和其他名师五个小节全面介绍、再现了张彭春、杨振声、冯友兰、潘光旦、叶企孙、顾毓王秀、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朱自清、吴宓等人当年的思想、事业成就及生活境遇。

第三、四章侧重介绍了清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清华人的生活理念、学生和教授的衣食住行、“两性文化”、爱国运动等择其要而进行了叙述。

第五、六、七章则分别概述了清华文学院、清华文坛、清华旧体诗文。作者把清华文学及文化置于现代文学中进行评述。

清华大学是蜚声中外的名校之一,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情和精神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人代代相传的情操风范。本书描绘了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的各个方面,展示了清华人奋斗不懈、胸怀博大的精神风貌。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其影响之大可窥一斑。正因如此,介绍这一领导和传播文化的高等学府,其意也在于此。

该书的明显优势在于素材的翔实和可靠。作者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工作至今,著有研究清华的著作多本,有着局外人难得的感受及深情。作为史书,其首要价值应是可靠的资料和素材,至于分析和评论,可由读者和研究家自己去进行吧。而且,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来撰写清华历史,这在国内尚属创举。这份心意和创意,也是该书的一个难得之处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