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鲁尔剧院——德国剧院的新样板

2001-09-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蔺海波 我有话说

中国艺术管理考察团成员与鲁尔剧院工作人员合影。(左二为本文作者)

德国的鲁尔剧院是一种以新的模式进行运作的剧院。访德期间,我们访问了这所剧院,剧院的负责人罗贝托·朱黎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经朱黎的介绍,我们大致了解了鲁尔剧院的运作情况,也多少获悉了德国目前舞台表演艺术的现状。

(一)私人投资与国家投资相结合的模式

德国有着深厚的演剧传统,是世界上剧院较多的国家之一。德国80-90%的剧院是由国家进行拨款资助的。这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使得德国艺术团体机构庞大,管理环节众多,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创作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滞碍。在70年代,这种弊病已初露端倪,到了90年代,这种弊病越来越明显。

鲁尔剧院是私人和国家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剧院:剧院的房子是国家的,剧院使用不付房租;剧院由私人法人与城市政府签定合同,待合同结束,剧院是否还要办下去,由政府决定。这样,靠国家投入的剧院模式被改变了。

鲁尔剧院受市、州资助的额度为50%,另外50%靠演出收入来实现。演出收入的50%包括售票收入(鲁尔剧院的票价为22马克,学生票价为12马克)。鲁尔剧院更大部分的演出收入来自其它剧院对鲁尔剧院的包租费。另外,鲁尔剧院在许多没有剧院的城市进行演出,这成为鲁尔剧院演出收入比较稳定的一部分。

鲁尔剧院采用私人投资与国家投资相结合的投资体制,对德国传统的演剧体制来说是一种变革。一个演出季(一般为一年),鲁尔剧院大约需要650万马克的经费预算,其中320-350万马克为国家资助。国家(通过市、州)尽管进行了投入,但对剧目选择无法施加任何影响。市政府的监审委员会决定对鲁尔剧院每年的拨款是多少。另外,政府还对报上去的项目进行审批(即使是添置一个大卡车,也要审批)。每年演出季结束,监审委员会还要对剧院的演出帐目进行全面的审查。

(二)剧院机构精悍,演职人员敬业

在德国,国家、城市和地区的剧院,演员与行政人员的比例一般为1:7,机构庞大。鲁尔剧院共有40人,其中演员仅13人,演员和行政人员的比例是1:3,成为区别于德国传统管理体制下众多剧院的新型剧院。

20年前,鲁尔剧院刚刚建立之时,这种新的体制在德国艺术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德国众多的剧院反对鲁尔剧院这种模式。20年过去了,反对者仍大有人在。现在的问题是,鲁尔剧院这种模式很难为德国国家剧院采纳,关键是多余的人向哪里去?这与中国国家和地方艺术表演团体遇到的问题具有一致性。

然而,仅仅13个演员,能够保证演出的需要吗?“若需要20个演员,我们就缩减为13个。”罗贝托·朱黎的解释打消了我们的疑问。原来,鲁尔剧院是根据演员的情况来对剧本进行取舍的,这就需要演员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那么,鲁尔剧院的演员能胜任吗?罗贝托·朱黎接着说:“在排练时,我们对所有的演员开放,没有角色的演员也可参加排练,或观看、探讨,演员们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从而为自己广开了戏路。”同时,鲁尔剧院的演员轮换比例很小。“演员一般在鲁尔剧院工作的时间都很长,都能很好地进行合作,这样的结果是对剧院风格的形成很有益处。鲁尔剧院从来没有解雇过一个演员,大都是演员自我觉得达不到要求,才离开鲁尔剧院。”

鲁尔剧院演职员的月工资在3500-9000马克之间不等,与德国中小学教师相当,还要稍微低一些。德国的教师是公务员,不用交纳养老金,鲁尔剧院的演职员也享受这样的待遇。尽管工资不是很高,但鲁尔剧院演职人员却没有人从事第二职业,德国国家剧院的演职人员多有第二兼职,在鲁尔剧院,演职人员绝对不能兼职,绝对不能参加影视拍摄,这是一条严格的纪律,除非经艺术总监认为他确有必要参加这样的活动。看来,对戏剧艺术的挚爱仍是鲁尔剧院演职人员最强大的支撑力量。

(三)剧目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创作充分发扬民主

鲁尔剧院主要以上演歌德、哥尔多尼、契诃夫、易卜生等剧作家的剧目为主,《浮士德》等剧目是鲁尔剧院的保留剧目,间或演出当代剧作家的创作剧目。

鲁尔剧院上演自己编创的当代剧目很有特点,首先体现在他们并不仅仅拘泥于剧本,而是针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和尖锐的问题有感而为。他们仅仅把好的剧本看作是戏剧文学,这种认识在德国许多剧院并不能得到认可。罗贝托·朱黎认为反对者的观点“是世界上许多剧院的弱点,许多人在剧院中选剧目是选剧本,如到年底的时候要演出欢快的剧目,布莱西特百年诞辰了,也要选一个。我们是要选一个主题,今天这个世界上什么主题最重要,我们就选什么。如今天欧洲的战争问题,世界上贫富悬殊问题……我们要表达的是一种声音。”以今天世界上的重要的主题选择剧本,成为鲁尔剧院上演剧目的先决条件。

其次,鲁尔剧院上演当代剧目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剧院内部实行充分的民主。剧院的所有人都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戏剧是一种集体构思和创作的活动。具体来讲,决定剧目时,决定排练、构思之前,所有工作人员都坐在那儿,每个成员逐个地发表意见,如果观点一致就开始工作。艺术总监的职责是提出怎么排演的建议,在艺术创作和剧目上演方面,艺术总监是没有决定权的。

尽管鲁尔剧院是私人投资与国家投资相结合的新型剧院,但在交谈中,罗贝托·朱黎却认为让文化商业化的做法并不可取,文化还是必须由国家来投资。罗贝托·朱黎认为目前中国戏剧有向美国演剧模式靠近的趋势,而美国商业化的演剧模式很恐怖,德国也离这种演剧模式不远了。

(四)坚持巡回演出,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鲁尔剧院的成功,主要靠艺术风格的鲜明独特而不是多样,靠的是演出质量的精湛。20年来,鲁尔剧院一个导演,一个艺术总监,一个舞美设计,讲究连续性,演员有的工作了8-10年,这是其取得成功的一个保障。

鲁尔剧院有188个座位,一年中大约演出160-170场,其中有80-90场在剧院演出,有80场是巡回演出。巡回演出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其它国家,有时是参加艺术节或戏剧节。一般的德国剧院大都是在本剧院进行演出,鲁尔剧院长期采取巡回的方式进行演出,在德国的戏剧界是罕见的,这也成为鲁尔剧院的一条生存之道。

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鲁尔剧院又一个鲜明的特征。鲁尔剧院是德国最早进行连续国际交流的剧院,而且交流长期连贯,它曾在欧洲许多国家巡回演出,对许多国家来说它是第一个在那里演出的德国剧院。

目前,鲁尔剧院正在制作一个由各个国家的演员参加的用多种语言演出的剧目,并将携此剧目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进行巡演。这个剧目的主题取自歌德的《浮士德》,宗旨是在沿着丝绸之路巡演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与扩展剧目的深度,更加深刻地反映欧洲戏剧传统,促进世界的和平,进行文化交流。

在完成这一崇高使命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鲁尔剧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总统罗曼-赫尔佐克对鲁尔剧院的丝绸之路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难以想像还有什么更好的形式能胜过鲁尔剧院所采用的通过文化交流来互相促进了解的方式。”歌德学院主席希尔曼·豪夫曼教授指出:“许多年前,鲁尔剧院就曾是歌德学院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剧院无数次的境外巡演已经证明其不仅在演出质量及灵活的建制上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演出团体,而且这本身也体现了其对异域文化持续而深入的支助。通过这种支助,剧院获得了大量的国际性经验,使其得以实现其预定的目标,从而能进行丝绸之路的远征。”

应该说,以鲁尔剧院为代表的德国的戏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变革,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联系我国目前独立制作戏剧的出现及民间职业剧团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舞台表演艺术的生存都面临着困难,因而其探索(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也远远没有结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