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喜不喜欢鲁迅

2001-09-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孙玉祥 我有话说
《羊城晚报》曾报道现在的学生对鲁迅的作品不是很喜欢,他们觉得鲁迅的那些文章写得晦涩难懂,读去读来不知所云,有的句子出自鲁迅笔下就是名句;可要自己也这么写,那可就要被老师判为病句啦。鲁迅到底高明在什么地方?看了这样的报道,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看鲁迅作品的感受来。

我念小学、中学那会儿,文学艺术界的荒芜,简直是现在的中小学生难以想象的:电视没有,电影只有八个样板戏和朝鲜越南等国家比样板戏好不了哪儿去的一些战争片;小说只有浩然的《艳阳天》与《金光大道》,再就是鲁迅的《呐喊》与《彷徨》了——当时就有人讽刺那时的文坛是“鲁迅走在金光大道上”。《金光大道》我看过:厚厚的一大本,还只是第一部,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就记住里边的正面人物叫“高大泉(全)”,里边的反面人物说了一句意在“复辟资本主义”的“名言”:“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总之,不好看。而不幸那时我已迷上了读书,尤其是读小说——也许,这就是人生悲剧:我们总是缺什么要什么!怎么办呢?于是瞄上了鲁迅。

一天,连求带骗,我终于从同学那儿借来了一本《彷徨》,热血沸腾中——我从老师那儿知道鲁迅是伟大的作家,而《彷徨》是伟大的作品——我打开书,却大失所望,那是一本用繁体字印刷的书,这样的书对我这简体字尚认不全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而言,真不啻是无字天书。可我不气馁,更不放弃,仍把这书带回了家。晚饭后,我就缠着已上了中学的二姐要她念给我听。二姐显然也想看这小说,就同意了,于是开始念《祝福》,我认真听了一半,觉得不好:写一个叫祥林嫂的女人这样那样,一点都不刺激,倒叫人感到压抑——简直连《金光大道》都不如:《金光大道》起码不会叫人感到压抑。于是叫姐另外挑一篇来念。“挑什么?”姐也有些无精打采———显然,这样阴阳怪气的小说,她也不喜欢。“打仗的。”我热情建议——那时的小孩,最感兴趣的就是“打仗”:用毛主席的话来说,这叫“战争教育了人民”、“全民皆兵”!姐翻了一下书,道:“没有打仗的……”“那——”我有些失望了:不写打仗的作家能叫“伟大的作家”?“那有什么?”“有……《在酒楼上》。”姐翻一阵,翻出一个她认为有戏的小说来。“念念吧。”——我也希望在酒楼上发生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便同意道。可听来听去,上了酒楼的那两个家伙不仅没有动手打架,没有吵架,甚至连酒都没有喝醉,只是在那里唠唠叨叨地讲呀讲些怪怪的事情——一点也不好听……

第二天上学,我将《彷徨》扔垃圾一样扔给那个同学,“给你。你这鲁迅的小说写得一点也不好。我一点也不喜欢——哼!昨儿你还那么一付小气样儿:你以为它是宝贝?!”

我想,今天的学生不喜欢鲁迅,大概也与当年我认为鲁迅的小说“一点也不好看”一样吧?我不知道我们这代人中有多少就是因为少年时代与鲁迅作品这么一段“不愉快”的合作而终生不堪鲁迅作品的——我自己真正喜欢鲁迅,那是在念了大学之后的事。记得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莎剧的结果。林语堂也曾讲:“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养出来的。其滋长自有滋养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毙。河流过了矶谷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而是顺流而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见其《论读书》)。”如果我们在中学甚至小学时代就能读懂鲁迅喜欢鲁迅,那我们长大后,还有什么样的书可以供我们阅读供我们喜欢呢?

所以,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喜欢鲁迅,这不奇怪:因为他们还没有到喜欢鲁迅的年龄。只要他们喜欢读书,以后一定会喜欢鲁迅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