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史应该这样写

2001-10-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世瑜 我有话说
在向读者谈论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推荐这部图文并茂的著作之前,应该先向读者表示歉意,因为由于译者和编校方面的疏忽,书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个别译名不一致、有的词不应有书名号、某些翻译不够确切以及错字等等,都使我感到忐忑不安,这甚至冲淡了新书出版的喜悦。我很希望相识和不相识的读者朋友在阅读当中帮我和出版社挑挑翻译和印刷方面的毛病,以便在有可能重印的时候及时改正。

书中还有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原书所引原始材料,虽不太多,但基本不注明出处,费了很大力气查出了一些,还是有几段不知是来自何书,只好意译,怎么看怎么别扭;再如后面的《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对读者非常有用,但作者和书名的原文还是应该附上,等等。以上这种先挑毛病的做法可能不太符合目下写书评的习惯,但是我总觉得总结经验教训要比评功摆好更重要。如果书确是好书,那么这就绝不会影响该书的价值,故此我已下决心对自己的一部新著进行自我批判。

回过头来说《剑桥插图中国史》。作者伊佩霞(Pa tr ic ia Eb rey)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以前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现主要研究宋史,特别是家庭史和妇女史。她的这部著作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却是近年来美国中国史学界众多学术新成就的集中反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通史编纂或许可以从中获得启示。首先,书中没有刻意讨论历史分期的问题,而是按照中国历史的自然段落进行叙述,甚至也没有用鸦片战争把清朝历史的一章拦腰劈成两截,但我们在阅读中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适,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不同时代的变化及特色,不过我们感觉得更深切的应该是连续性,而连续性恰恰是中国历史的独特之点。

其次,本书作者非常清楚地知道一本历史书应该讲些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免不了的,但文化与生活总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自己的历史书往往严格遵守从西方人那里趸来的分类学,必须先讲政治经济,最后讲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通常是不讲的。但是譬如文字就不仅是狭义的文化问题,所以本书讲甲骨文、干支等等,是把它置于中华文明发展道路和社会精英培养方式的意义上的;讲青铜器也不是纯粹讲技术,而是通过它讲商代的文化和社会风貌。至于讲东周时期的历史,大国争霸固然是内容之一,但各个流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则占了主要的篇幅,这当然是因为本书认为后世的中国思想遗产是此时期奠定的基础,尽管我们不知道作者是否受到雅斯贝尔斯“轴心期理论”的影响。

有许多内容显然在我们的通史书中是不大讲的。比如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再比如隋唐时期佛教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还有宋代的地方社会和妇女生活等等,但最突出的印象是这里绝不是在拾遗补缺,好像讲了政治经济了,再来加一点作料,而是与其它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在这些方面,本书还大量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讲隋唐时期佛教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时,参考了太史文《中世纪的鬼节》一书;讲明代的大众文化时,也没有忽略包筠雅的《功过格》。尽管由于篇幅的限制多数时候只是蜻蜓点水,但已足见作者的眼界,这方面也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对同行的最新成果往往视而不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部书是面向大众的,但在几乎每章的最后,作者仍然向我们展示了她独特的历史观。在这些段落中,作者往往带着世界历史的视野,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来源、国家与民族认同、分裂与统一的意义等等重大问题。这些看法可能是值得讨论的,但任何一个好的叙事最后都应该留下富有启示性的问题,才能导致余音绕梁的效果。与此相同的是,本书开列了一个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可以说这些书都的确值得一读或者移译,而其中至少有十余种也已经被译成中文,这表明书中的描述不过是高度的概括,详细的展开则需要做更长途的阅读旅行。也许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那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图片、地图与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各自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图片的摆放突破了传统的文字框,有些特别的专题则用不同的背景色表现,如此等等,读者一看便知,无须我在这里饶舌。我所特别希望指出的只是,近年来国际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的最新成果,都在相关段落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了,因此它不仅值得一般读者品读,也值得相关专家一阅。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