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素质教育急盼心理健康教育图书

2001-10-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年来,青少年出走、杀人或者自杀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社会瞩目的大问题。过去人们习惯上把这些事归罪于社会风气,而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注意不到。如今人们发现,心理健康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据报道,我国近1/3大学生心理有障碍,全国20-30%的家庭存在心理精神问题。而且调查显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近年还呈上升趋势。社会转轨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和升学的压力,加上青春期是孩子特殊的成长阶段,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被动和强迫,以及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都是促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隐患。有关专家认为,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究其根源还是素质教育问题。可喜的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已经进入实践阶段。1999年国家教育部就专门下文要求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开设这一课程的学校,从2000年秋季开始也要逐步开设。而从图书市场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嗅觉灵敏的出版社也加紧了推出此类图书的步骤。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海淀图书城及西单图书大厦等一些大型书店中,青少年图书展列柜变得越来越大,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图书有不下几十种,大部分是近年出版的。粗略统计一下,其中今年新出的就有十几种之多。而且,与往年相比,此类图书增添了素质教育的色彩,选题呈现多元化倾向,读者对象比较细化。比如教材类的既有针对教师进修的,也有学生课堂使用的;既有专门写给学生家长的,也有用来沟通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既有全面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也有专门针对中考、高考和一些特殊心理问题的。这种情况表明,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图书的出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从教师入手

过去,我国只有很少的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由于不作考试要求,不受重视,形同虚设。据了解,前些年国家号召开展素质教育时,不仅缺乏师资,甚至全国上下连几本像样的培训教材都很难找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引导,因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师水平入手。近几年这方面的出版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199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学生心理健康丛书”,应该是此类书中较早的一部。2000年年底他们又推出了第二版。作为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这套由北师大教授郑日昌等主编的丛书,分别针对大、中、小学生,从心理卫生、心理诊断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及其实际应用,解了当时缺乏培训教材的燃眉之急。今年7月暨南大学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丛书”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应华南师大师资培训之需而出版的。与那些大部头的丛书相比,这部书理论与实际并重,兼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可读性。自8月底上市以来已发行几千册。其中《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将于11月推出。作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人卫版《中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在今年7月推出以来,也受到读者普遍欢迎。

作为国内第一部大型心理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丛书,2001年1月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心理学书系”,在众多的教师培训教材中可谓独树一帜。这套书按照中小学新的课程设置,分成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英语教学心理学等10种,反映了国际上学科教学心理学化的发展趋势,对学生的发展特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对中小学各科教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据了解,这套书中已有6种被教育部师范司选为全国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给青少年多写些他们爱看的心理图书

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在目前图书市场上,专门从青少年的视角编写的书还不是很多。世界知识出版社的《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备受欢迎的畅销书。因为它完全从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写了孩子们真正关心的问题。对家长来说,以孩子们的视角,把他们的感受、遭遇、认识和观点告诉给身为父母的成年人,无疑有利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据有关调查显示,这部书被孩子们视为自己的“绝对隐私”,担心父母看了会不高兴,而家长读了之后则反映,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对自己孩子心里想的了解得太少。

《别》书的畅销,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长期被忽视的事实,也反映出过去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图书编写上的不足之处。而浙教版《青春期心理素养丛书》(包括《成为我自己》、《理解我情感》、《拥有好人缘》、《青春不脆弱》、《不想死用功》)则为孩子们提供了自我探索的思路和方法。责编朱棣云在接受采访时说,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师长最有效的引导,是寻找让孩子“自愿受指导地自我探索”的方法。这套书分别从培养自我意识、情感、意志、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5个青少年备受困扰的问题出发,遵循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自己探索学会对待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朱棣云还介绍说,这套书并非针对问题孩子,而是面向普通的正常的孩子,适用性非常广泛。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传授,更不能空洞说教,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发展身心。由他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活动》丛书(团结出版社),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小学部分,他与其他编委一起设计的108项(每个年级18项)班级辅导活动,结合了多年的课题研究,搜集了多所实验学校师生的意见,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不断完善。为了方便使用,分为学生和教师用书。其中学生用书文字简单明了,并配有插图和儿歌,一二年级的还配上汉语拼音,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由于阅读水平差别的客观存在,新华出版社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学生读本特意把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开,对低年级,加入了大量的生动图片,比较容易提起低龄孩子的阅读兴趣。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别忘了家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今,许多家长开始自觉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但对于如何处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还知之不多。据暨南大学出版社苏彩桃介绍,他们在广州市北京路举行“独生子女心理咨询”活动时,许多家长排成了长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相录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西方国家面向家长的图书非常畅销,他认为我国也需要多出一些面向家长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图书。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就家长面对考试、升学,如何指导孩子的书非常多,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并且操作性很强的书并不多见。北京出版社今年9月推出的《驱散心理迷雾——提高学习成绩的新途径》、《状元培养实录——高教状元父母访谈》(“父亲篇”和“母亲篇”)、《做个合格家长——成功家庭教育的秘诀》、《开发头脑金矿——创新素质发掘与培养》,可以说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带来了福音。据了解,为写《驱散心理迷雾》一书,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极盛对2万多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测试与调查,还接受了几千名家长的咨询。因此这几本书中许多内容对家长和学生比较接近并有针对性,深受读者欢迎,也为全国众多媒体所关注。据负责该书出版的景林女士介绍,在今年昆明书市上,这几种书销路很好,其中《驱散心理迷雾》首印1万册不够发,加印的1万册现在也已发完,市场形势非常看好。由此看来,家长确实是出版社不容忽视的出版对象。

从目前的出版状况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图书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批具有素质教育意识、针对性强、质量精良的好书。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一些读者反映的问题:由于有关心理健康的图书比较好销,一些粗制滥造的出版物充斥图书市场,鱼目混珠,给读者和出版社利益造成损害;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交流很快,许多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强,因此目前出的一些书内容显得太浅,很难满足实际需要;由于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关心的问题和兴趣所在缺乏深入了解,许多书内容重复,针对性不够强,等等等等。希望这些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希望更多的出版社,能够为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出版更多更优秀的心理健康读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