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理解的双行线

2001-1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谢冕 我有话说
《对话与交流》,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我曾在电视上看过《国际双行线》的一些节目,这次又有机会重读这本书的部分文字。作为观众和读者,我很喜欢这样的谈话方式:广泛而又有趣的话题、对于参与者的精心选择、加上主持人灵活而又饶有风趣的引导和穿插,使这个节目具有了引人入胜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不能不使人对节目新颖而独特的创意发出由衷的惊叹。我以为,它在同类节目中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电视谈话一类节目的逐步走向成熟。

谈话的进行是轻松的,有时还不乏幽默感,一般的读者很容易从这个节目中得到心灵交流的愉悦。而它带给人们的,远不止于这种有趣的“谈话”带来的快感。尽管它所选择的都是一些日常的话题,而它通过这些表面上充满“平民”意味的话题,却触及了一些更为深邃的、更具震撼力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开放使这个社会充满了活力,经济的发展使国民的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效地改变了国际形象。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改善不止是物质和经济的,事实上由于经济地位的改变,它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中国人不仅改变了对世界无知或少知的状态,而且已经卓有成效地参与了国际范围的广泛交往。中国已经不再是与世隔绝的社会,中国人已经从过去的闭锁状态中走出来。

这种交往是全面的,不仅是经贸领域的,而且深刻地涉及了文化。在当今,在不可阻挡的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中,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一个突出的事实。如何在坚持自身悠久的灿烂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地了解并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以达到互通共融的目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严肃的题目。在以往,由于长期的隔绝,中国不了解世界,世界也不了解中国,许多误解均由此产生。过去的中国,走的是一条“单行线”,而现在,无数条“国际双行线”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是何等让人兴奋的事实!

本书选择的题目意在说明,同样一个问题,同样一个现象,中国人是这样想的,到了别的国家的人,又会是怎样想的呢?在过去,注重的只是我怎样想,至于别人,那就甚少顾及了。于是,就出现笑话,产生误解,乃至发生冲突。因为过去我们并不谋求理解甚至合作。现在不同了,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地球村里。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不可割断的利益互动,使我们不能不注视对方,并通过这种注视到达情感和心灵。我想,《国际双行线》的构想,应该就是这样产生的。

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无比宽广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同时又有许多不同的东西。例如大家都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热爱平常的安宁的生活,例如人间的温情和友爱,人性的关怀和对私人生活的尊重。在这些方面,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是共同的。但又有不同,这是国情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对待这种“不同”,用的不是抗争的方式,只能是沟通和理解。

因为有了社会的开放,中国和世界的交流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

也许这个节目中所展开的画面和画面中的人和事,对于今天的年轻人已是“熟视无睹”的事实,然而,对于像我这样的有着长期的封闭社会生活经历的读者和观众来说,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惊喜。我对《国际双行线》所展示的这种宽广的文化视野,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动。

我想,整个的《国际双行线》讲的,就是这样的多种文化“容忍”、“适应”、“交流”、“沟通”的故事。它的讲述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成功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