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时代的文化歧视

2001-11-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如今投稿的方式有三种:传统的手写稿邮寄、电脑打印稿邮寄、e-mail。记得几年前,有人曾著文谈及电脑行文引发的文化失落感,也有人对电脑打印稿缺失了人情味而大发感慨。如今文化界e-mail流行,不知这些人对此又会作何感想。

两年前,某学术期刊发表了一则声明,要求投稿者必须投寄电脑打印稿附软盘,或者用e-mail形式直接投稿。那时我刚刚学会使用电脑打字,看到了这则声明之后,我产生了一种被剥夺了“文化权利”的感觉。古人称“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今天从事学术研究不但要具备文化素质、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还要买得起电脑、上得起网。似我这般落后于时代者,尚可于一日之内转变观念,奋起直追,以免遭淘汰之命运。而那些身居偏远地域的文化人,是否就因此被排斥于学术圈之外了呢?科技的发展似乎越来越有利于编辑的操作了,但科技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原创上却于事无补。忆往昔,我们的祖先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木简上行文,但他们却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源头。今天我们可以安逸地坐在电脑前方便地使用各种软件进行编辑,可是我们又给后人留下了多少经典呢?

记得《家园》栏目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学在民间》文章,作者提及他看到有一篇“行文老辣”的学术论文竟出自某商店的职工之手。随着e时代在文化界的全面来临,我担心这种“民间学术”再没有生存的土壤了。所幸的是《家园》还保留着古典的气韵,没有列出编辑的电子邮箱,我希望《家园》能将这种文化的宽容进行到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