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个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2001-11-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富晓星 我有话说

在北京书市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和义务献血的著名演员濮存昕

  ●夏青的父亲:“从内心来讲,我很庆幸,很多人给予夏青以关怀和照顾!”

●小焕:“艾滋病病人可以接受暂时的社会资助,但谁能帮助你解决一生的问题?艾滋病病人应该生产自救!”

●小吴:“我和其他上班族一样,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他们都不知道我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世纪瘟疫”,时下的热门话题。“关注艾滋、付诸行动”,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在日前闭幕的全国首届艾滋病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教师、社会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宗教界人士共同携手,为解决中国日渐严峻的艾滋病问题献力献策,这为全面铺开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树立了风向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曾毅认为,目前中国防治艾滋病传播的关键,是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艾滋病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大城市的“时髦”人群中,应该从大城市到小城市到县、乡,最后达到农民。的确,令艾滋病防治人士担忧的是:人们严重缺乏艾滋病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十分普遍,致使绝大部分感染者和患者至今还身处社会的“盲区”。那么“盲区”中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究竟是怎样,他们何时才能头顶阳光、浮出水面呢?

最难忘,那双清亮的眼睛

“阿姨,你记我爸爸说的话干吗?”

“夏青,你猜呢?”

“给我治病!”

望着小夏青那双清亮的大眼睛,我的爱怜化作了两行清泪。据夏青的爸爸张建启介绍,这个来自河南省雎县的8岁女童被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很可能与6年前的一场大病有关。1995年农历5月28日,两岁多的小夏青在雎县某医院因做肠坏死手术而接受输血。血输了不到25毫升,医生说血稠,小夏青就改输妈妈的血。1999年年底,小夏青又得了血小板减少症,医生又给孩子输了四个单位的血小板,并连续输了三次血。这次所用的由河南某血站供应的血小板和血液,是经过医生全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