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吴征的六点质疑

2001-12-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曹长青 我有话说

  ■他是11岁被保送进复旦吗?

■在法国能一年就大学毕业吗?

■为何要在美国多念一个学士?

■谁删掉了吴征的英文简历?

■巴林顿——网上克莱登?

■国际艾美奖的两亿观众在哪儿?

中国“新浪网”联席主席、“阳光卫视”执行主席吴征近几天成了以网络媒体为主的焦点新闻人物,很多人在互联网上对他的学历提出了置疑。本文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提出六点质疑:

质疑之一:他是11岁被保送进复旦吗?

吴征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免试保送复旦大学的学生,也是当年唯一的保送生,因为当时我的成绩在这所全国闻名的重点中学中名列文科第一。”

据2000年5月15日美国《富比士》杂志报导,“吴征于1966年出生在上海”。从时间上推算,中国恢复高考那年(1977)吴征才11岁。当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并不等于“第一年”,那么从1977年到1986年(因为86年以后吴征已经不在中国),吴征到底是在哪一年、几岁的时候被保送的?

既然吴征已经清楚地说明他是当年(1977—1986年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文科第一名,被保送到的学校是复旦大学,相信一定会有敬业的上海记者去这两个地方查到事情的真相。

质疑之二:在法国能一年就大学毕业吗?

据新浪网上的吴征简历,他“1986年毕业于法国萨伏大学法语系”(University of Savo ie)。但上述《富比士》报道说:“当法国总统密特朗1986年访问中国时,密特朗夫人帮助安排了吴征去法国学习。”该报道的上下文中清楚地显示,这个关于吴征的背景介绍来自吴征本人。那么,第一,密特朗夫人为什么要帮助吴征这个中国学生去法国学习?第二,即使密特朗夫人真的在1986年帮助了吴征去法国学习,那么他是否有可能在同一年就“毕业于法国萨伏大学法语系”?按中文的理解,毕业于法语系就是得到法语系学士学位的意思,入学的当年就毕业于法语系的说法明显不合常理。

质疑之三:为何要在美国多念一个学士?

吴征简历说他“1989年获美国卡尔文—斯多克顿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Culver-Stockton C ollege),经查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北部的一个小镇。这里令人不解的是,如果吴征在法国已获学士学位,怎么还有必要在美国再念一个学士?按美国大学的常规,有学士学位,就可申请读硕士。吴征所以需要在美国再拿一个学士,很可能是由于他在法国萨伏大学没有获得学士学位。如果他从法国拿到的仅是语言短期培训的结业证书,那么所谓“毕业于法语系”明显是一种夸大性质的障眼法。

质疑之四:谁删掉了吴征的英文简历?

吴征简历说他“1993年获华盛顿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经查,吴征是从这所大学的附属学校“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获得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而不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页在“任课人员”名单吴征简历中说的“华盛顿大学金融管理博士”。

而吴征声称获得博士学位的“巴林顿大学”则是1991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成立的网络教育公司下属的一个函授学校。吴征就此问题对《北京青年报》说:“至于说,该校的网址上没有设博士学位的说法,我这里下载的中文网址是有的,而且我是6年前在那里上学,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的原因调整学位的设置,原来设置的学位现在不设置了有什么奇怪的呢!”

记者给巴林顿大学总部打电话,自称该校“学生事务副主管”的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表示,必须要获得吴征本人的授权才可以给他在该校的记录。但美国大学均无这种要求。

更令人质疑的是,如果吴征的博士学位属实,为什么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对吴征学历的质疑之后,在没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新浪网在12月1日把其联席主席吴征的英文简历内容删掉了(12月8日,新浪网又恢复了吴征的英文简历,但做了删节)?为什么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也在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把列为该中心“任课人员”的吴征简历中曾有过的(包括博士在内的)学位全部删除了,只留下他的商业头衔?(北大网站曾列出的吴征简历上有“复旦大学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金融管理博士”的学位)

如果吴征的学历堂堂正正,那么像新浪和北大这种大机构的小动作岂不是在毁坏吴征博士的名誉和形象吗?如果这些删除都毫无缘由、毫无道理的话,吴征有可能不提出异议、甚至抗议吗?

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对吴征学位的质疑之后,吴征担任副主席的阳光四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新浪网发出“通告”,要“在全球范围之内以法律手段追溯”,并以新浪网名义设立名为“警察”的电子信地址(police@vip.sina.com),期望全球举报毁坏他名誉的人,并“将予以重奖”。那么吴征首先应该缉拿、追究的是否应该是新浪网,然后是北大网?因为是新浪网首先删掉了说他有博士学位的英文简历,这等于是给“通告”中所指控的“造谣中伤”提供了第一个最有力的佐证。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把吴征简历中的所有学历都删掉了,这难道不是给“造谣中伤”提供的第二个有力佐证吗?

质疑之五:巴林顿——网上克莱登?

即使巴林顿大学曾经设过“博士学位”,吴征也的确拿到那个博士学位,那么这个网络大学的学位到底有没有实际内容和意义?

在过去的几天里,记者曾给巴林顿大学和主办这个大学的“网络教育公司”的各个主管打去十几个电话,希望了解该校的情况。但是,他们不是拒绝回答,就是转到电话录音,在多次留话之后仍不回话。

巴林顿大学为什么这么躲躲闪闪?大概和他们颁发的学位不被美国教育部认可有关。这点巴林顿大学在自己的英文网站上也不得不承认:“巴林顿没有被(美国)教育部的任何机构认可”。他们之所以得写上这么一句,是因为阿拉巴马州教育局每年进行网上检查,如果不注明没有被认可,就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但该校中文网站(译为柏林顿大学)则可能由于没有懂中文的教育局人员去检查,所以他们就可以这样说,该校“是得到美国阿拉巴马州教育部门许可的”。

就此记者电话采访了阿拉巴马州教育局助理总监艾迪.约翰逊博士(Dr.Eddie R.Johnson),他说“巴林顿大学从阿拉巴马州申请的是营业执照,这种执照有效期为一年,学校需要每年申请延期。只要能证明他们符合阿拉巴马州的法律,他们的执照就会被续延。但巴林顿大学并没有得到美国教育部机构的认可。”

阿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项目署主任伊丽莎白·弗伦奇博士(Dr.Elizabeth French)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更详细地解释到:“他们(巴林顿大学)既没有得到美国教育部的认可,也没有得到阿拉巴马州教育局的认可;他们拥有营业执照,并不等于他们得到认可。他们注册的是盈利的商业公司,通过提供教育服务,进行赚钱的商业活动,但是并没有得到教育机构的认可,因为没有学术监督他们提供的教学内容。”

当被问到一个不被教育机构认可的学校怎么可以发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呢?弗伦奇博士介绍说,“(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一个商业公司,然后提供教育服务。他们自己可以设置学位,你可以说自己是硕士、博士,也可以颁发各种学位,但没有人承认这些学位。”

当被问到什么是“不被市场接受”时,弗伦奇博士回答说,“不被市场接受就是,如果这个人申请我这个机构的工作,我们根本不会考虑,因为他的学位不是从一个被认可的教育机构得到的。进入这种学校想得学位的人不是冒险吗?”

是不是冒险呢?据12月7日雅虎金融网的资料,该公司(代号VADC)在美国纳斯达克进行柜台交易,其股票价值去年高时曾达到每股3.15美元,但在过去52个星期来下降了73%,当日的股票价值是每股0.4美元。全部股票的市面价值(Market Cap)是430万美元。雅虎金融网的资料还显示,这个拥有10个学校的网络教育公司总共只有15个雇员。这等于平均一个学校一个半人管理。

艾迪·约翰逊博士说,“如果他们不回答你寻求学校信息的提问,你应该告诉、规劝在中国的学生,这个学校不是一个被美国的教育机构认可的学校,应该停止进入他们的课程;如果你想进入一个被认可的学校,那么你选错了学校。”

中国教育部在最近也宣布,六种洋文凭不予认证,其中第五种就是“函授取得的国外学历、学位证书”。这样看来即使吴征“有博士学位”的说法属实,那么拿到这个既不被美国教育部、也不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校的学位,除了对不知情的国人有某种“效果”之外,不知它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质疑之六:两亿观众在哪儿?

人们对吴征的另一个质疑是关于“艾美奖”问题。缘由是这样的:11月9日新浪网刊登了一条题为“吴征被选为第53届艾美奖颁奖大会共同主席”的消息。当有人指出吴征参加的不是第53届美国艾美奖,而是第29届国际艾美奖后,新浪网把原来消息的题目换成了“吴征被选为第29届国际艾美奖颁奖大会共同主席”,却没换内容。

读者如果进入新浪网,检索“艾美奖”,选择“新闻”项目;或检索“吴征”,选择“新闻标题”,就可以发现,在这两项检索下列出的文章标题都是“吴征被选为第53届艾美奖大会共同主席”。但当点击进入该文章时,文章上面的标题则换成了“吴征被选为第29届国际艾美奖大会共同主席”。

那么“美国艾美奖”和“国际艾美奖”的区别在哪里?这个区别到底有多大?“美国艾美奖”只发给美国电视企业所制作的节目,指在洛杉矶颁发的晚间娱乐节目奖,这次由于美国遭恐怖袭击而两度推迟的、备受瞩目的第53届美国艾美奖就是这个晚间电视娱乐节目奖。这个颁奖大会之所以现场直播,不仅在美国,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