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凝固的音乐

2001-12-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郑孝燮 我有话说
元末朱元璋奋起淮中,投身农民起义,在南扫群雄,北逐蒙元的战争胜利后,于洪武元年(1368年)称帝南京,营建宫室,建立明朝。可是一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才正式下诏定南京为大明帝国的首都。这位出身寒微的明朝皇帝,与历史上许多开国帝王一样:一是靠武力打天下,登基以后,必定铲除前朝的反抗势力,甚至摧毁所谓象征前朝“王气”的宫殿建筑遗存。洪武六年(1373年)稍前,诏命工部郎中萧洵至北平“毁元旧都”(朱亻契《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引用《故宫遗录·序文》)。二是大规模地营建南京的宫殿和城池。这些宫殿建筑“非壮丽无以重威”——重天子之威。南京明故宫早已不存,多靠遗址遗物考证。另外,永乐四年(1406年)至十八年(1420年)朱棣建北京紫禁城宫殿和皇城,突出中轴线和左右对称,进而实现六部居东,五府居西的严整布局,这一切“悉如南京之制”。后来北京的清宫承袭明制,建筑上继续一脉相承。

明初集中各地最优秀的能工巧匠营建了“三朝五门”的南京宫阙,它堪称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皇家建筑的典范,它的完美布局与建筑艺术所显示出来的恢宏气度,不仅从遗址、图考和硕大的柱础等文物上可以窥知梗概,尤其能够从现存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明清故宫得到验证。因为,如前所说,北京明清故宫的“母本”正是南京的明宫。

南京当时的明清建筑,除明初宫阙外,其他各类建筑如官衙、祠馆、佛寺、楼堂、园林、住宅等也都贯穿着承前启后,沿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继续向前发展。其中特别包括南京是六朝古都,长期作为首善之区的建筑艺术与技术的传统基础而发扬光大。总而言之,明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而南京的明清建筑正是奠定这一高峰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

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后的南京,虽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到北京,然而由于东南一带的经济强盛,手工业、商业繁荣,由于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建筑在内的各种艺术风格异彩纷呈,人才辈出,南京这时的建筑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深受徽派建筑的浸润,以民居、园林为代表的粉墙青瓦、淡妆素裹的民间建筑的影响不断扩大,表现出交融激荡和而不同的建筑风格特色。秦淮河畔可以使人领略桨声或灯影掩映下的沿河鳞次栉比的房屋如此,在城区的“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具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园林也基本如此。有些学者认为《红楼梦》大观园的构想是起于南京园林,我想,这是有历史和实物根据的。

文化有涵摄性,建筑也如此。从不可睥睨,饱含着正统性的主线低落,明清南京建筑文化在经历了明初的短暂辉煌后,便宛若一位高士,柔而不媚,悲而不怆。

是的,建筑文化是凝固的音乐,不但显示性格、风格,而且具有品格。进一步说,它更是托物寄史、寄情的无字史书。《南京明清建筑》这部著作将在这方面做出不朽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