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喜见旧书不化浆

2002-0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去河南开封市新华书店,参观学习他们创办读者俱乐部的经验,我感受最深的是开封市新华书店近六年来,凡是从门市部淘汰下来难以销售(甚至对折也无人问津)的图书统统进入读者俱乐部,书破损了派专人进行整理护封,然后以其数万册旧书支撑着读者俱乐部的正常运转,以低廉的价格让读者借阅,结果读者蜂拥。改变了过去市场实在走不动的图书就卖给造纸厂化浆的做法。经理刘占锋说:我原本也是农民的儿子,饱尝过没有书读的滋味,市场上销不动的书原因很多,并不一定就是无人问津了,这样可以让旧书发挥作用。此一做法着实棋高一筹,让人叹服。

首先,旧书不化浆是一种公益性的善举。若让一些定价偏高或读者面窄一点的学术书统统拉到造纸厂化浆,实在令人寒心。旧书不化浆,让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花少许的钱能读到很多的书,这对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功莫大焉。其次,旧书化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然而我国出版界存在的通病是:出版一本书动辄就是要印成千上万本(教育书除外),而国外出版一本书,有的印数几十或几百本,有了市场需求马上再版,避免积压。而我们这一做法,焉能不造成积压和过剩?解决存书的办法又很草率,作废纸论斤卖到造纸厂了事。我们且先剔除原料的损失,就算这出版、印刷、发行一道道环节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对我们这个刚刚从温饱线上跨过来的国家而言,这毫无疑问是桩荒唐的事,穷阔气。但能像开封新华书店这样让旧书不化浆的还很鲜见。再次,旧书不化浆同样也有效益可创。因为以低廉的借书费能调动全社会更多的人读书的积极性,一年只需区区几十元就可以读到几百本(借书不限制),这样能让读书人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现在图书市场低迷的结症书价太高是瓶颈,读书人泡在书店里将一本书读完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买又感囊中羞涩,只有弃之不买不读。但有了这样的方式让读者花少量 的钱读到大量的书,肯定是人丁兴旺(已有事实),读书人多了,借阅收益也能聚沙成塔,而图书潜移默化的教益作用和卖废纸化浆比较它的两种效益是鲜而易见的。

(江苏省新华书店 沈伯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