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岩:“炮制”明星的作家

2002-0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随着电视剧《永不瞑目》、《一场风花雪夜的事》、《便衣警察》等电视剧的热播,海岩成了名作家,其实海岩的身份何止是只有一个,他还是位成功的企业家,手下管理着包括北京昆仑饭店、北京亚洲大酒店等十家五星级、四星级酒店和两处大型娱乐设施。此外还担任着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宠物》杂志顾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等职。

然而,海岩却又是个实实在在的作家,他的《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玉观音》、《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夜的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六七部小说,哪部也能出版二三十万册,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哪部播出都能产生轰动。这种结果是足以让圈内人羡慕,称之为“海岩现象”,忍不住研究起同行。结果令人吃惊,海岩既没有名师指点,也没受过多少名著的熏陶,而学历更是可怜,至今连张初中毕业文凭也没有。于是有人开始怀疑海岩的文章出处,作家丛维熙就曾直接了当地问过海岩:“你是否也有个‘创作厨房’?”

“创作厨房”是目前存在的一种创作方式,即知名作家忙不过来,请“枪手”来帮他创作。“枪手”往往都是有写作能力但没有名份的作家,即使写出好书也卖不出好价钱,甚至连出版的可能性都没有,因此退而求其次,成了专业写匠,心甘情愿忍受盘剥。作家虽然名利双收,但请枪手写作总归不是什么光彩之事,直接问起来太不给面子,因此这种创作状态称为有“厨房”,便成了时下的特定语言。海岩当然懂得这句话的含义,面对长辈作家客气的问话,海岩没有直接回答,只把自己写得变了形的手指伸出来,拿出涂改得乱七八糟的手稿,算是答案。海岩至今不会使用电脑写作,仍然是几张稿纸、一只笔地爬格子。

海岩每日坐班,向他汇报工作的人像等专家门诊似的在他办公室门外排队,不要说抽出时间去探人采访,就是写作也得见缝插针,而海岩居然以每年一部长篇小说、一部长篇电视剧的惊人速度创作,故事涉及到了爱情偶像剧、走私、缉毒、西部题材等各个方面。故事从何而来?海岩说:“瞎编的。没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没有以谁做原型。”瞎编?是太谦虚了?还是掩人耳目?我们一向推崇创作来源于生活的理论,难道海岩可以例外?笔者与海岩长谈,终于发现了海岩创作的奥秘,明白了他何以能以常人的精力,干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事?原来他尽可能地把他所能接触到的人和事全都充分利用起来,加上合理想象后融入他的作品中。他从不机械地理解一些创作理论,他把听说的、可能发生的素材全部打得粉碎,又经重新组合、巧妙地再塑一个艺术形象而已。让海岩不明白的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有人写了几十年也没弄懂?而海岩却能争取利用生命的每一分钟!

当十年警察的收获

海岩当了十年警察,搞过治安,做过预审,在劳改局管过犯人,当过政治保卫干部,还曾当过半年交通民警。促使海岩拿起笔来创作,是因为一些警察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写得太假,于是海岩创作了小说《便衣警察》。没想到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被称为表现警察小说中里程碑式的著作。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便衣警察》播出后,形成万人空巷,人人争睹场面,反响更是强烈。要问《便衣警察》何以取得如此成功?海岩说,这是最接近他生活的一部作品,大家觉得他写的警察挺像,那是因为他本身就是警察,不隔行。他当了十年警察,把警察研究个透彻,并将其写进文学作品《便衣警察》中。海岩的十年警察没白干,十年的时光没白过,他每天都有新收获。

搂草打兔子两边不耽误

《便衣警察》之后,海岩仍然老实本份地当他的警察,而且一直走到仕途的上升通道中,没时间再搞其他创作。这时有人找海岩参与系列电视剧《警察本色》的创作,让他写4集走私案子。海岩接下任务开始在脑子里进行全方位搜索,想起作曲家王立平曾找他帮忙的一件事,说有个乐手将自己保管的一把价值极高的小提琴带出了国外,一去不返,让海岩帮忙找国际刑警追回这把小提琴。而此时报载文章说墨西哥某拍卖行以200万的高价拍卖了一把小提琴,于是海岩就写了这个缉私警追查走私小提琴的电视剧。刚写了一半海岩就发现4集电视剧无法装下这个故事,于是请求增加篇幅。没被批准,海岩又舍不得把这么好的故事压缩成4集,只好改写了别的故事,把这个故事冷藏起来。没想到这部写半截的东西常常扰得他不得安宁。只好顺己心愿坐下来创作,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小说。小说写完后,引来了姜文、冯小刚、古榕、夏刚、米家山等一大帮有名的导演,最后由赵宝刚拍成了著名的《一场风花雪夜的事》。

王立平委托找琴,墨西哥拍卖小提琴创天价,本来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海岩巧妙地将其合二为一。他没有浪费这些生活中得来的信息,意外地创作了自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和第二部电视剧。

命题作文也能得高分

海岩编故事的本事是从小练就的。海岩人长得很瘦小,没有当孩子王的优势,便以讲故事吸引大家,使本来没有做“王”条件的他成了“帅”。这种本事一直延续成他编电视剧。而且能让导演动情,与他合作过的导演往往都是欲罢不能。赵宝刚在与海岩合作过《一场风花雪夜的事》后,毒品悄悄潜进中国大陆,让无数青少年受害,成了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赵宝刚请来海岩第二次握手,合作的内容就是编写禁毒题材电视剧《永不瞑目》。

海岩说,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我当过警察,肯定搞过禁毒,所以把贩毒分子和吸毒者写得那么真切。其实,找接手写禁毒电视剧《永不瞑目》的时候,我对毒品的知识基本是空白,我没缉过毒,也没去过戒毒所。我全部禁毒知识来自《青少年戒毒教育》手册、《国际戒毒指南》和我国的戒毒法。从这些书中,我了解了毒品的分类、吸毒人员的分布、吸毒程度的确定、吸毒的危害等等。基本上掌握了毒品知识,写出来不会太外行或出技术上的错误。

《永不瞑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把陆毅和苏瑾推上了明星宝座,还在媒体和网站上引起能不能为此牺牲一个大学生?国家利益是否仍是第一位的?陆毅该不该为爱情献身?一个警察可不可以爱吸毒的内线等争论。海岩的很多警察朋友对他说,这部剧让人难以忘怀,春节都没过好。

当文学从圣坛上走下时,海岩成了作家

一年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全凭业余创作。每部都能弄出点反响来,算得上有功力的作家。谁能想象海岩至今只有小学四年级的经历、连张中学文凭也没混上呢!生活曾给过海岩两次机会,一次是海岩活跃在劳改局篮球队中,领导曾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海岩呀!年纪不小啦!别整天就知道玩,闹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要好好学习才成啊!”这时正好上级要求公安人员提高素质,于是海岩进了被内部称为“扫盲班”的初中补习班,考核及格好歹拿个初中文凭。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此时母亲得了很重的肾病,海岩白天上班,下班跑医院,哪还谈得上学习?结果文凭没混下来,可电视剧中有了林星换肾的细致描写。当了作家后有一次进大学进修的机会,领导一句“工作离不开”,海岩的大学梦就破灭了,直到现在仍然是小学四年级的学历,让海岩说起来颇为惭愧。那么,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海岩又如何成了作家呢?

海岩从小就爱看书,可是没赶上学习的好时代,该读书时赶上了停课闹革命。不用考试升入中学,中学课程还未上,海岩就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浪潮。海岩当上了海军航空兵。以14岁的年龄,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学习飞机电器设备,海岩在部队无啥造诣。1974年复员进了北京市公安局,每天下班无事可做,海岩随便什么书,旧报纸头,来者不拒。后来街上有了报摊,什么稀奇古怪的杂志都有,海岩见一本买一本,看着解闷呗。慢慢地,海岩开始不满足了,相当大部分小说胡编乱造。一是小说内容俗气,二是小说文字粗糙,三是小说的结构布局让人恶心,根本看不出作者的功力。海岩从小崇拜文学,崇拜文学大师,这些粗俗不堪的小说将海岩心中文学神圣的金字塔一下子摧倒了。他想:如果这种文字居然也能变成铅字,也叫文学作品,那我也能写。从此海岩笔耕不止,于是中国又多了一个创作大家。

(摘自《与50当红名人亲密接触》,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社,本文作者柳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