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2002-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潘真 我有话说
有位朋友在美国打拼多年之后,回上海探亲,顺带应邀讲课。

某天,他嫌家里人来人往太吵,想躲进上海图书馆备课。一定是因为去国太久了点,此兄根本就忘记了家乡的“图书馆重地”向来是不得随意出入的,他进了大门就直奔阅览室。在阅览室门口,有人拦住他,喝道:“阅览证!”他如梦方醒,赶忙回说:“我没有阅览证。”当然是不得入内。他还妄想人家可以通融,“我刚从国外回来,只要进去半天看看书……”可那头却是规章制度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不行就是不行!偏偏图书馆内人气旺盛,阅览室外竟也座无虚席。无奈,他只好将就着在走廊席地而坐,埋头用起功来。又偏偏馆内的清洁工敬业无比,在那半天里来来回回忙个不停。他只觉得一个大大的拖把时不时地晃过来又晃过去,不由得想念起美国图书馆的清静、方便。

我在美国听这位老乡叙及上述一幕,心里很不受用。上海图书馆算得上国内的好图书馆了吧,可是……

不如于此说说“他山之石”。

最早见识的是哈佛燕京图书馆,这所美国的“常春藤大学”里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之一。第一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安静。推门进去,怎么这么安静?好像空无一人。其实,图书馆的利用率很高,馆藏的出借率也很高。只是,总共就这么些人,资源倒是极大的丰富,尽可以从容利用,所以馆内便经常是悄无声息的。徜徉书库,冷不防会在两排高高书架的尽头发现一张书桌,上置一台电脑,有人正独自享受——莫大的享受啊!

图书馆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从国家、州到市、镇到社区、学校,各级图书馆遍地开花,几个街区之内必有书香。有人习惯于天天去图书馆看报,有人每周为孩子借回一本儿童读物,甚而有人在图书馆里寻了菜谱回家研习、觅了地图出门旅行,大中小学生们更是充分利用图书馆收集资料以完成课外作业。

图书卡,几乎老老少少人手一张,持卡人每一次可借书25本(有的馆竟至没有数量限制),归还期限则有一个月的也有半年的。借书时,只要从计算机上查到所要的书,再打入自己的证件号码,眨眼之间书就到手了。如果该图书馆没有,他们会查联网操作的其他各级图书馆的,查到就来信通知你去取书。某个图书馆被借书越多成绩就越大,因为出借率是评估图书馆的唯一指标,若馆级上升则经费、编制等等亦相应大获提高。

办卡极为方便,只需花个三五分钟填张个人信息表交了,过几天卡就会寄到府上。图书馆员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作推广工作。我们的卡就是在一个晚会上办妥的。那是剑桥地区的学生晚会,主要内容是吃冰激凌、看魔术,却在入口处的一张大桌子上摆了各种邀你读书的资料,“剑桥图书馆之友新闻”啦、“2000之夏阅读计划”啦、“建议阅读书目”啦……我们一下子就给吸引了。

持卡人另有一项优惠是我们想象不出的:可去图书馆领取优惠券,每卡一次领一券,凭券可在双休日以两三元的优惠价买到两张定价二三十元的参观券。我们在友人的指点下,这样参观了科学博物馆、水族馆。还有一种优惠证类似于会员卡,每周五去图书馆领取预约的一个证,凭证以优惠价参观美术博物馆,下周一再将用毕的证归还图书馆。博物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天然关系,在此过程中也愈益紧密了。

非常喜欢博尔赫斯的这一句子:“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天堂一样的图书馆,最起码必须空气清新、视野开阔。可是,一旦人太多……

我忽然惊觉,透过国内图书馆的一些表面现象,咱们的致命症结或许在于:人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即使资源再怎么丰富也敌不过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总是贫乏或相对贫乏,僧多粥少,于是不得不加上种种限制,于是一些人就被拒之门外而一些资料就被束之高阁。

那么,别怪图书馆,怪只怪人满为患。人少好办事的道理,咱们是付出了多么巨大的、惨痛的代价才真正搞懂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