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描述恩怨,穷究私性,体味关怀

2002-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黎叔夏 我有话说
《鲁迅:最受污蔑的人》,房向东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何满子先生在《鲁迅和他骂过的人》(房向东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序中说:“对于由他的乳汁哺养大的我们这一代,鲁迅比无数活着的人更活着。对于那些敌视鲁迅,或因为鲁迅巨大的存在而对他们有所妨碍的人们,鲁迅也仍然是他们驱赶不去的心病。”何先生这句话很准确地道出了笼罩在人们心头上的这种微妙感觉——鲁迅的存在成了一种心病。

要治好这种心病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施蛰存先生已近期颐之年了,但对鲁迅曾经说他是“洋场恶少”还耿耿于怀。

和施蛰存有同样心病的还有沈从文、夏衍等人。夏衍对鲁迅的心病出于“四条汉子”之说。“文革”中,夏衍因是“四条汉子”中的“一条”而被“四人帮”迫害。这使得夏衍在受整时,不无气愤地想到“制造源头”的鲁迅(其实没有鲁迅的“四条汉子”之说,夏衍受整也在所难免),因此鲁迅又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只要提到往事,他当会心里不舒服。因鲁迅的一两句话,而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多了许多坎坷,使他们的生活遭受了磨难,这是很悲哀的事。我似乎可以理解他们的“心病”,理解他们的苦楚。但对于那些怀着某种政治倾向目的和偏激文学艺术尺度的人来说,鲁迅就成了他们攻击的对象,成了他们赚稿费混饭吃的良好素材,这些人多矣,苏雪林、郑学稼等当属我们关注的对象,而其中的细节则可以从房向东先生的另一本著作《鲁迅:最受污蔑的人》看出。

房向东先生的这本著作,名字起得的确有些生硬,或者说有些“刺激”。但事实上,鲁迅在所有作家中,也的确是一个最受污蔑的人。生前,鲁迅的“论敌”可谓多矣,有梁实秋、陈源等人。鲁迅先生去世的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在一篇题为《悼惜鲁迅先生》一文中,借悼念之意,明目张胆地说,“他(鲁迅)那刻薄尖酸的笔调,给中国文坛画上一个时代,同时也给青年不少的不良影响。”老家浙江的《越风》也刊文章《鲁迅是怎样一个人》,说到鲁迅的性情脾气暴躁。接着,攻击、污蔑鲁迅,吐露心病的文章四处而来,直到今天谩骂污蔑鲁迅的文章还随处可见。

谩骂污蔑一片混乱,本书向我们梳理了其中的细节。鲁迅遭受非议、污蔑,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从政治感情倾向出发的,认为鲁迅是“中共的产物”,这里有郑学稼、苏雪林、夏志清等人。二是从偏激的文学尺度出发,否定鲁迅的文学成就,这里有邢孔荣、毕树棠等人。三是鲁迅的个人生活,特别是鲁迅“多疑而易怒”的性格,余时英、杨光政等人都时不时地在他们的文章中,透露出鲁迅是个孤僻而疾世的人,“他碰见无论谁,都要皱眉蹙额,放射冷箭,恨不得把一切人都‘打落水’中,……”四是与鲁迅曾有“过节”的人,如田汉、闻一多、夏衍、施蛰存等人。虽然他们的非议很缓和,但也是他们心病发作的表露。房向东先生从大量的资料中,梳理出其中的细节,这对于勾勒鲁迅与现代文化人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有好处的。

阐述鲁迅与现代文化人之间的恩怨,建构一个事实的、互动的文化圈,探究鲁迅与现代文化人的内在联系与矛盾,这并不是《鲁迅:最受污蔑的人》的深层次意义。房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这我不是很清楚,但从他的文字可以看出,他似乎在探求一种文化现象,寻求一种人文关怀,探讨作为“人”的深层次私性和性格矛盾,并试图做出某种思考的答案。《鲁迅的“造像”其他》写的是,对晚年周作人谈鲁迅的看法。周作人看到上海鲁迅的塑像,觉得有些滑稽,“虽是尊敬他(鲁迅),其实也是在挖苦他的一个讽刺画,”在神化鲁迅。在一般读者看来,周作人以兄弟的眼光、以平淡之心来看待鲁迅,这是很正常的。但房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通过“考察”周作人的“平淡之心”,洞察周作人的性格矛盾,周作人其实并不淡薄。“他若真是平淡,真是满足于过书斋生活,胡适等人催促他南下,他应该是可以成行的。他拒绝的理由是为家所累。当年,他已经是新文化运动的名人,哪里安不下他的一张书桌呢?哪里安不下他只求平淡度日的家?他倘若真是平淡,既可以不当国民政府的官,更可以不当日本占领者的官。基于以上理解,我觉得,他的戴着平淡眼睛看鲁迅,虽然是他自我表现的一种,但客观上不也是对鲁迅的攻击吗?”房先生认为周作人不是平淡看鲁迅,而是在攻击鲁迅。他的这种分析是否正确,也许可以商榷,但他试图通过人物的性格矛盾,来寻求一种答案的思考却是很值得关注的。

根据常识,当人们企图要想批判、否定一件事或一个人时,而这件事或这个人的存在又如此之巨大,以至于他无法从根本上否定时,他就会转换其他方式,或者转入地下;或者出现妥协,如法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它只好先妥协,聚集力量,等待机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言论。我想周作人对鲁迅的塑像嗤之以鼻,或许就是这种想否定,又否定不了,只好旁敲侧击的心里作怪吧。这种分析法,在《鲁迅:最受污蔑的人》一书中,随处可见,如作者对夏衍、施蛰存、夏志清、曹聚仁、林语堂等人的“鲁迅观”分析,都是从这个视角出发,对当事人的心理做微妙的分析。我可以从中看出房向东先生掩饰在字里行间的洞察力。他所使用的这种分析法,姑且称之为是一种历史的文化心理还原法,虽然有时语言犀利了些,但往往在阅读间,让我有一种惊喜的发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