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出版集团化:体制改革比规模扩张更重要

2002-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封延阳 我有话说
组建出版集团既是我国出版业走产业化道路,实行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更是为了迎接入世挑战,增强我国出版企业竞争实力的战略举措,对出版业在加入W TO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健康、高速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由于我国出版产业发育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健全,存在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使得业内人士对这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利弊得失心存疑虑。而目前也确实存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企业合并,以图快速实现集团化的倾向。笔者认为,如若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忽视制约集团化发展的其他因素,我们将很难达到集团化发展的战略目的。笔者的观点是:对于出版集团化战略的成败得失,出版管理体制改革比规模扩张更重要。以下从两个方面对此予以说明。

一、通过出版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管理部门在集团化过程中的“过分”行为是成功实施集团化战略的关键

1.政府主导型的集团发展模式是我国出版业的客观现实决定的

不少人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对目前出版集团的组建方式表示出极大的担忧。他们认为,依靠行政搓合“拉郎配”组成的可能不是具有强大竞争实力、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出版集团,而是机构臃肿、多层管理的大出版单位,因而建议以出版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资本扩张,实现集团化发展战略。尽管这种意见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合理性,但笔者认为它脱离实际,是不现实的。

企业集团的发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市场主导型,可称之为欧美模式,是一些大型企业根据发展需要,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控制一批子公司、关联公司而形成企业集团;二是政府主导型,可称之为日韩模式,是在政府牵头作用下,一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经济开发计划的企业根据发展需要,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毫无疑问,市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这种模式必须要具备:一、市场主体充分发育;二、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三、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市场主体自由、公正、公开。这些前提条件,不要说在计划经济色彩相对比较浓厚的出版业,即使在其他比较开放的产业内也不完全具备(这也正是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难以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若要以这种模式实现出版集团化战略,无疑于痴人说梦。因此,以政府主导型的集团发展模式实现出版集团化战略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然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政府的作用大,难以做到政企分开,容易产生“拉郎配”集团、“行政翻牌”公司这样的“政府主导”产物,韩国的金融危机也证实了这种模式确实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当我们不得不采用这种发展模式时,减少政府管理部门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过分”行为,则成为克服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保证集团化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2.避免政府管理部门的“过分”行为必须对现行出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出版业是行政垄断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行政垄断使出版业成为一个对外完全封闭的孤立系统。这种孤立系统不仅严重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和行业活动的效率性,从而遏制了图书市场的有效需求,而且完全切断了生产要素在系统内外的流动,使得外部资本根本无法进入出版业,既不能给出版业的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更不能由外部资本的流入而激活出版业的扩张欲望。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进行规模扩张,其活力受到极大限制。一个没有外部刺激、缺少活力的产业集团化改造,将很难避免受到行业管理者的操纵。

出版业不仅是一个对外封闭的系统,在系统内部也是一个条块分割、不具流动性的网状结构,每个出版单位都因地区分隔和专业分工而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结点上。在这种以高度同构化(地区间结构的高度相似性)和低度化(产业发展中的低水平重复性)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内,一方面,出版社受地域限制,不存在在空间上进行扩张的可能性,而僵硬的专业分工,更是极端地限制了出版社业务规模上的扩张;另一方面,出版社又在人事、分配、财务、经营等方面受到管理部门的控制,使产业内也不存在劳动、资本等要素市场。在这样的产业组织结构内实施集团化战略,除了依靠行政手段外,还会有什么其他途径吗?

因此,要避免政府管理部门在出版企业集团化过程中的“过分”行为,则必须要改革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笔者认为,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是打破行政垄断,取消出版业的进入壁垒,依靠外部刺激,调动行业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欲望和行业活动效率;二是逐步取消专业分工限制,使出版企业能够通过自我发展、兼并、联合等手段拓宽业务范围,从而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削弱地区间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性,鼓励各地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利用本地出版资源优势,发展有竞争力的出版业务,放弃一些没有优势的图书出版,从而在不同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出版企业集团(当然也应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联合兼并)。然而,要做到这些,管理部门不能通过权力控制,强行进行干预,而应通过制订政策、建立机制(如进入退出机制、要素市场规范、资本运作体系等),进行引导和疏通,创造一个既宽松自由、又规范有序的集团化发展环境。

二、通过出版体制改革提高出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实施集团化战略的必要条件

1.规模扩大将对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实施出版集团化战略的初衷,是要通过规模扩张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以此提高我国出版企业的竞争能力。那么,规模大是否就等于规模经济呢?让我们从经济学上对这个问题作一简略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最早对规模经济给出了解释:由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型关键设备投入在产品成本中占显著份额,它作为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多而得到更大范围的分摊,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减少,因此会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这里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关键设备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这个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在典型的装置工业(如汽车、石化、钢铁等)中十分明显。现代管理经济学对规模经济给出了更完善的解释:除了技术、设备外,影响规模经济的因素还有:一、当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大时,劳动使用量扩大,企业可能对劳动进行专门分工,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二、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有能力和有必要雇用管理专家,从而从人才使用中得到好处,同时,生产规模扩大容易实行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的管理会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从而进一步发挥各要素的组合功能,带来更大的效率和收益。但是,管理经济学理论还指出,管理职能的发挥是有一定限度的,主要受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或称管理成本)的限制。企业内部协调一般通过层级制结构进行,也需要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即为企业内部发生的交易成本。如果管理幅度过大或层次太多,不但对各方活动进行协调的难度会成

倍增加、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从基层到中心决策者的信息传递变慢,甚至信号失真,致使企业效率降低,出现规模不经济。

由此可以明白,大规模并一定能够产生规模经济,除了技术、设备方面的影响外,导致规模经济以及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主要在于是否具有并发挥与规模相匹配的管理效能,对出版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出版企业几乎不存在通过技术、设备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可以说,发挥卓越的管理效能是出版企业通过集团化发展追求规模效益的必要条件。

2.提高出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出版管理体制

导致出版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本质根源是出版体制问题。从经营管理角度来分析,出版企业的体制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事两非和政企不分。企事两非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是事业性管理,企业性经营。因为出版社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干部制度等都是事业性管理,财务管理也不完全是企业性的,但其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却都是企业性的。这种事业性管理体制使出版社不可能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例如,一个出版社为适应竞争、增强实力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设计、资本运作等,因受事业性管理的制约,根本无从考虑,管理水平从何提高?政企不分则表现在: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过多干预出版社的经营业务,如书号控制、计划报批、资金使用等,使得出版社难以自主决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出版社也习惯于依附管理部门而获得利益和保护,如出版专营(教材、教辅出版)等。双方的这种经济“脐带”关系,使得出版社失去了提高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粗放性、低水平的经营管理现状怎么会得到改变呢?

注意到平庸雷同书充斥市场、泡沫出版有增无减、库存积压不堪重负,我们不得不承认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如若这种低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不但提高不了竞争实力,反而将不可避免地削弱其实力。而提高出版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改革出版体制,对出版社实行彻底的企业化改造,减少管理部门对出版社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使出版社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正确处理速度、规模、体制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出版业集团化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如若处理不当,我们集团化战略的目标将很难实现。在这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重组改造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