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辑部的旧规矩

2002-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国涛 我有话说
一位同我有联系而未曾谋面的青年编辑,今天给我寄来一份样报。样报是复印件。附来信说,报纸的经济情况不好,今后如发文章也不能再寄样报了,这次的复印件是自掏腰包给我印的。还有一些道歉的话。我看了很感动,也很感谢。我倒也不在乎样报。只是我不明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晚报,怎么会如此拮据。难道就要从几张样报上省下钱来?而且,给作者寄样报,也算是很老的规矩了吧?现在也不要了?于是我想到有关的一些旧事。

前些天我要把楼上居室的杂物移一些到地下室。在我收拾抽斗、书柜时,见到两个大信封,和我的一些笔记、卡片等稍有用处的东西放在一起。我都忘了:是什么呢?抽出来一看,原来又是文章底稿。可是我记得清楚,底稿都在地下室堆着,不知何以又遗漏一些在此地。再细看信封,是《收获》编辑部的,这才记起是怎么回事。我在地下室保留一些文稿,都是原稿。前十年,还不兴电脑,文章都是手写;怕遗失,就得留底稿。但是这两篇,却不是自留底稿,而是编辑部发表之后给我寄还,那意思是让作者去满足“敝帚自珍”的心情。一篇是《一片石》(1990),一篇是《清白》(1993)。那时候《收获》的名气大,门槛高,发一篇不容易。我想,我也许是我自己因登《收获》之堂而沾沾自喜,所以才特地保存下来的。那两篇原稿上都有编辑先生画出的许多符号,另有“文排双栏”之类的说明;还有少许文字改动。这时我正收拾东西,不觉停下来。我想,以前见过某些大作家的文稿影印件,有时上面也有编辑部写的此类字。可能那也就是从编辑部寄回去的。原来,以前的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这样的一种互敬互谅的温馨之情。我也许是为这一点才保留下这两篇稿子的吧。我这几十年间,也发表过一些稿件了,小的不说,3万5万字篇幅的也不少;但是,发过以后,刊物编辑将原稿寄还的,我记得只有《收获》一家。我多年不向那里投稿了,不知那里现在还有没有这个规矩。

我由此又想到,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之后,编辑部照例要寄一份当天的报纸,叫做“样报”。我发文章之后,差不多都能收到这种样报。但也有不寄的。也有只偶尔寄的。我只从《重庆晚报》和《厦门日报》的副刊编辑那里收到过这样讲究的寄赠:一份当天报纸,里面还附着一份剪报,就是剪下阁下的那篇文章。这本也是无所谓的小事,有报你自己剪下就行了。何况有时编辑是寄来两份报纸。但是有剪报寄来,作者的感觉却大不一样。我就觉得自己更受尊重,更受重视,因而高兴半小时。要说明一下,不寄样报和不寄剪报的地方,稿费倒也不一定少。管他呢,少些温馨,多些稿费也好。我这些年,脑子里就常这么想。有朋友说,这是市俗化了。也没有法子,市俗大潮谁抵得过?回想20年前我在《汾水》和《山西文学》工作时,编辑部照例寄“样刊”,同时也有附寄“剪报”的时候。那不是我干的。当时编辑部有位老编辑叫陈仁友的,他在解放前就当过编辑,懂规矩,知礼貌。原先都是给作者寄去两本杂志完事。他说,不好,只寄一本,另寄一份剪下的作品。我只以为这样办可以省下几十本刊物(因为一首十行小诗也要寄两份刊物),现在想来,这也温暖了不少作者的心。

现在可是没那么多讲究了。但我以为,一份样刊或样报,总不可省。人情真那么薄了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