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政治”的一个理解

2002-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珉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学习“三个代表”系列对话在本版已刊登了十期。我们十分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霁博士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还拨冗进行对话,提出了一系列确有创新的见解,为本版增色;我们也感谢其他媒体对系列对话的关注和转载,我们更感谢一些热心读者以各种方式参与讨论。今天刊发浙江师范大学王珉教授的一篇文章,以作为讨论的结束。

读了2001年12月5日《中华读书报》第6版上“指导思想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一文”,联想到我国长期以来在“政治”概念上的问题,写下此文,参与讨论。

“政治”也许是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词语之一。政治的含义也是人们最难完全弄得清楚与明白的问题之一。从文革中林彪大喊“政治就是‘镇压之治’”,到“四人帮”大肆鼓吹与“党内资产阶级”斗争的“政治”。中国人民吃尽了错误“政治”的苦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以来,我们重新恢复关于“政治”的正确理解。重新学习了列宁关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科学论断,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当作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最大的政治。在全国人民努力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政治的另一个本来应有之义即“政治”是正确处理人们之间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处理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内涵日益凸现。理论界不少同志很好地研究了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政治”问题,为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管理的进步与完善提供了思想基础。

其实,在我们建国的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应当得到高度重视。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的政治是讲“阶级斗争”,并且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在那个时期开始的一个阶段,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问题出在我们在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后,仍然高举“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旗帜,大搞以“生产关系”为中心的“政治”运动。现在,大家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之后都已经非常明白,这个理论最为本质的思想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其次,“发展才是硬道理”,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产力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作最大的政治。再次,我们也要利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理论中的“政治”,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把我国建设成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的第一个代表就是党要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过去,我们说到“政治”,首先想到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地位等。而现在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组织的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最为重要的政治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第一次把共产党的本质直接同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相联系。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霁所说的,这是我党我国指导思想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见《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5日第6版)也正是从中国共产党要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的要求出发,我们可以把“政治”理解为“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取根本利益”的社会公共活动。

由此,我还联想到,为什么很长一个时期我们不能以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看待我国的知识分子,或者是把知识分子当作依附在某个阶级上的“毛”,或者是把知识分子当作应该得到不断改造的小资产阶级。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把政治理解为“生产关系”的不断革命与调整,而没有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当作中国共产党所应从事的最重要最伟大的政治事业。而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视角来看,中国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是最能够胜任和最愿意从事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他们不但能够是而且也应当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最优秀的一部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