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雕刻文学的魅力

2002-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张铁荣 我有话说
在我的面前放着5册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鲁迅作序)、《光明的追求》(叶灵凤作序)、《我的忏悔》(郁达夫作序)、《没有字的故事》(赵家璧作序)、《城市》(王琦作序)。精装淡雅的小开本,通读一过仍令人爱不释手。

麦绥莱勒(1889-1971)是比利时著名版画家,生于比利时兰根堡的一个渔村,其父是干德人,他7岁时全家随父亲迁回干德,他在那里度过了中小学时代,并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不俗的才能。1907年考进干德美术学院学习,一年以后他听从院长的建议,到世界各地旅行去开拓眼界,先后在德、法、英、突尼斯等国写生作画,创作了不少木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一度回到故乡,次年来到日内瓦,与罗曼·罗兰等人相识,此后他参加了反战报刊《叶报》和《小桌》的编辑插图工作。从1918年至1920年,他的木刻连环画《一个人的受难》、《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没有字的故事》等相继出版。1925年至1926年又出版了《城市》,还曾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西方革命美术家作品展览》。他还为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刻制了600余幅插图。从1928年到1932年,他在欧洲举办过30多次木刻展览,受到广泛欢迎,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鲁迅收藏的外国美术作品中,就画家个人作品所占比例而言,麦绥莱勒的作品是最多的。1930年10月28日,鲁迅从商务印书馆取到一批国外寄来的美术书籍,其中就有麦绥莱勒连环画集6册。长于制作木刻连环画的麦绥莱勒立即受到了鲁迅的重视,鲁迅当时正在提倡新兴木刻运动,他托人从国外代购单幅木刻画、木刻连环画和文学作品的木刻插图,而这些恰好是麦绥莱勒木刻创作的三个主要方面,因此也正与鲁迅的关注点相一致。鲁迅认为“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而麦绥莱勒的作品黑白分明,初学者可以参考处很多并能够从中得到益处。事有凑巧,1933年春赵家璧在一家德国书店里买到了4种麦绥莱勒的木刻连环画,第二天他就带了书去见鲁迅,提出把它翻印出版,立即得到鲁迅的首肯和支持,鲁迅很高兴良友公司能这样做,并当场答应为其中的一册写一篇序文,同时为每一幅画写一个简要的说明。此外赵家璧还邀郁达夫、叶灵凤等人按照这个体例各写了序文并很快将其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这就是以上4册木刻连环画的来历。现在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第5册《城市》,也是沿续这个体例,请王琦先生作序文,接上前4册出版的。

麦绥莱勒是现代世界木刻艺术的大师,他的作品长于表现现代大都市的喧嚣,生活在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资本主义的腐朽堕落;在艺术上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既表现真实又展示想象。最有意思的是他的木刻连环画没有文字说明,在一幅幅黑白线条的人物景物图画的连接中,展示故事情节发展,给读者以宽广的理解空间。以《一个人的受难》为例,他讲的是一个私生子,因母亲另嫁而混入野孩子之群,稍大后学木工、做修路工,受恶友引诱嫖妓而悔恨,进工厂做工遇到了爱情,在劳资冲突中,联合工人和资本家做斗争,最后他被捕被判死刑,他站在刑场等待向他开枪。

简单的故事、复杂的人生,通过木刻连续地展示给读者,尤其是最后一幅:主人公站在高墙下等待刽子手行刑,在黑白的反差中给读者以极大的震撼。《我的忏悔》是由156幅木刻画连续起来的相当于作者自叙传性质的作品,也是“最富于个性的一本”,这一册由郁达夫来写序文,真可谓是恰如其分、选对了人,而郁氏的理解每每令我们拍案叫绝。而叶灵凤对《光明的追求》想象的理解、赵家璧对《没有字的故事》中女性命运的体察把握,都是十分独到而包含时代感的。

读了这几册木刻连环画,立刻有一种回归历史之感,上个世纪的前半叶距我们今天并不遥远,我们和当时的人们有着一样的心境、一样的忙碌、一样的人文情怀、一样的喜怒哀乐。但是读了这套木刻连环画,你一定会感到心灵的净化,你一定会体味出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在喧嚣中你会觉得沉静,在朴拙的艺术线条中你会发现精致,在故事的各个主人公命运中你会受到震慑;放下书以后你的心情一定不会平静,一种激情的涌动会带你走向崇高。

这是美术和文学的结合,苏汶所说的连环画不是艺术的昏话早已不攻自破了,连环画里照样可以产生伟大的艺术家,麦绥莱勒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同时,他的画也成了中国和比利时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木刻大国,30年代由于有了鲁迅,中国现代的木刻出现了第一个高峰,他作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举办了多次展览,出版了许多画册,培养了一批木刻家;当时的作家们是以开放的襟怀面对世界的,东西方作家的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同时地“拿来”,可贵之处还在于从时间上看一点儿也不滞后,是与世界同步的,麦绥莱勒就是当时当红的艺术家。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教育大国,木刻是最简单的美术形式之一种,除了美术学院开此种课程以外,我国中小学是没有这方面训练的,个中其详不得而知;如果说是为了安全,日本小学就有木刻课并没有听说发生事件;如果说是为了节约,在大量使用一次性木制筷子的今天,孩子们刻几块木板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早在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极力提倡美育,从上个世纪末中国也进入了“读图时代”,我们期待着中国木刻的又一个高峰的到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