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相关推荐

2002-03-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混沌七鉴——来自易学的永恒智慧》,(美)布里格斯、(英)皮特著,陈忠、金纬译,“哲人石丛书”之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16.40

混沌理论,最初用于理解产生暴风雨、洪水和飓风的运动,如今正被运用于医学、战争等各种各样的领域。科学一直用分析、定量、对称而又机械的眼光看待世界。混沌理论则使我们用更接近于数千年来艺术家的方式关照世界。本书以混沌为隐喻,把混沌理论运用到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了有趣的七条经验和鉴识。作者写道:“假如你一度感到生活失控、趋于混沌,科学有一条重要忠告:生活即混沌,那才是激动人心的事情。”本书作者声称他们写作此书时受到了《庄子》、《易经》中所展现的中国古代智慧的启发,他们认为混沌新科学与易学之间存在某种契合,书中不时可以看到道家、佛学、易学中的概念,对中国的广大读者而言,确实是一件令人惊异的事情。

《湍鉴——浑沌理论与整体性科学导引》,(美)布里格斯、(英)皮特著,刘华杰、潘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10月第1版,21.00元

本书和上一本书是同一作者,而译者之一潘涛则是上一本书的责任编辑。本书是关于混沌理论、复杂性理论和整体性观念最成功的科普书之一。本书介绍了科学中正在发生的一场转变——混沌理论出现,整体性观念取代(?)还原论,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浮出水面——这一切为我们建造了一个鉴照自然的新镜子:湍鉴。书中对混沌理论和相关观念都作了概要性的介绍。

《混沌对科学与社会的冲击》,(美)C.格里博格、J.A.约克著,杨立等译,刘式达等校,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25.00元

1991年4月15日至17日,由联合国大学发起组织的“混沌对科学与社会的冲击”学术会议在东京大学召开。全世界24名科学家参加,包括Feigenbaum,Yorke,Frisch,Ruelle等知名学者,我国的郝伯林院士和刘式达参加了会议。本书就是这次会议的论文集,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分别探讨了混沌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门学科的影响。

混沌对科学和社会的冲击究竟有多大?参加会议的专家们并无确定和统一的回答。但他们都认为,这种冲击无疑将越来越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