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连环画再现“样板戏”

2002-05-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雷蕾 我有话说
“样板戏”对于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人来说简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洪常青、吴清华、阿庆嫂、刁德一、杨子荣、常宝、李奶奶、李铁梅等一批戏中的人物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时至今日,有谁不能吟唱上一两段,来上几个经典亮相呢?

一套由《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白毛女》、《沙家浜》、《奇袭白虎团》、《龙江颂》组成的《现代戏剧连环画》已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这套《现代戏剧连环画》系典藏本,共8种16册。为了能充分表现出中国画白描技法的特点,新版的连环画采用安徽宣纸印制,封面为特制锦缎。为了方便收藏,成套图书由木箱包装。这套《现代戏剧连环画》典藏本,将限量(1000套)编号发行,并配有24张特制藏书票,使其更具收藏价值。

提起这套书,著名画家戴敦邦讲述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当年,以戴敦邦为代表的很多著名画家在“牛棚”里接到“指示”,集中起来为“样板戏”搞连环画创作。为了保密,他们住进了一间不通风的暗室里,屋内除了4张写字台就是两张双层的床。不休息,不回家,自带饭票和钞票。在当时,对这些正值盛年但被迫搁笔的画家来说,能重新回到画桌前,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还在乎什么条件!然而,在那个黑与白、是与非的评判标准变得颠倒的年代里,他们是在一些对连环画一窍不通的人领导下创作,并且作品不许署名。当时,所有画稿需要层层把关、幅幅审查,不得有半点逾原作的细节。但是主创人员中只有一人看过原戏,所有的资料仅限新华社的新闻剧照和流行于市的印刷品。单线勾勒要达到照片的效果已很困难,更何况让从未看过戏的人不走样地画出原剧来,又谈何容易!尽管如此,这些连环画家在这套书中,仍旧用极高的创作热情和高超技法把京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是值得称道的。可以说:以单线白描为主要手法的连环画艺术,在这套书中得到了完美的发挥。

也正是由于“样板戏”连环画编创于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使得这套连环画带有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书中不仅有某些极“左”思潮的反映,受当时流行的“三突出”、“高大全”的影响,还记载了编文者的诚惶诚恐、审读者的唯唯诺诺、原创者的心血、野心家的心计、出版人的无奈、绘画者的热情,当然,还有受害人的泪水。提起这套书,所有亲历其间的人,都有一种难忘的苦涩。

20多年过去了,我们已从那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重新审视那段历史,重新认识这套作品。“样板戏”也好,连环画也好,毕竟凝聚着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汗水和心血。而且这套连环画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无可置疑的。它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为了使这件具有奇特历史背景的艺术作品保留下来,流传下去。经过中国摄影出版社及上海大可堂文化公司的努力,在原创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经重新编辑整理,删除了一些“左”的文字,保留了原来的画面,并取名为《现代戏剧连环画》,恢复了原创者的署名。经过这样重新包装的《现代戏剧连环画》典藏本即将与读者见面。

本月17-19日,戴敦邦、金奎、钟惠英、韩敏等多位原创画家将聚首北京,在科苑书城今古文化书店为收藏者签名钤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