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核心竞争力,看他们如何打造

2002-05-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赵晨钰 我有话说

以外语图书独步天下的外研社、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目标的北师大出版社、以教育读物和学术文化两翼齐飞为出版路向的广西师大社、以财经和外语读物平衡发展的世图北京分公司等出版机构,在2001年向我们展示了强劲的竞争态势——

“入世”给出版界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日趋明显。如今,发行界正在热热闹闹地大搞连锁,而出版界也愈发关注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一些出版社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年销售收入的增长甚至达到以亿元为基数。像外研社的销售总收入从2000年的4.5亿元增至2001年的6亿元,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则在2001年销售码洋超过6个亿,广西师大出版社从2000年的2.2亿增至2001年的3个多亿,辽宁教育出版社在拿走教材出版权的情况下,2001年的销售总收入与2000年相比还略有上升,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1年的销售总收入则从2000年的近5000万迅速增至1.2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大体看来,这样飞速增长的出版社多是以出版与教育和外语相关出版物为主的,其迅速崛起自然与当下的社会大背景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出版社之所以能够突围,其自身的确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业内专家也指出,出版社强大的标志就在于其是否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

教育、英语热潮 为出版社提供机遇

虽然目前我国出版业的年销售总额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一家或几家出版集团的年销售额,在人均消费出版物方面我们更无法与西方同日而语。但正如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桂晓风曾讲过的:巨大的差距也意味着足够的发展空间。

南京大学出版社研究所所长张志强告诉记者,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民经济的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中产阶层急速扩大,生存已不再成为问题,人们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文化和教育的消费,因此国民买不起书的状况已得到改善。同时,由于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使得人们有可能把时间用于文化教育消费。再加上近几年来“知识经济”观念的提出,使读书的重要地位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出版业的繁荣也促进了知识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的书业环境在不断地改善。而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W TO掀起的学英语热潮和大教育时代的来临,也为出版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批在这一领域有较深厚积淀的出版社抓住了这个机遇,为自身的壮大提速。

但是,面对同样的机遇,为什么有的出版社发展迅速,而有的出版社的收入不但未增反而略有下降呢?这就关系到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了。综观世界出版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都是那些品牌价值高、核心业务专业化集中的出版企业。而我国近两年增势迅猛的出版社,在核心竞争力上也确实不可小觑。记者对部分成绩比较突出的出版社打造图书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够给业界人士一些启发。

出版理念定位准确

综观世界出版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都是那些品牌价值高、核心业务专业化集中的出版企业。而国内这部分崛起的出版社,也都有着明确的出版理念。以外研社为例,现在全国基本上所有的出版社都在出外语图书,竞争非常激烈。但外研社还能够在英语图书市场上独领风骚,与核心竞争力有很大关系。外研社社长李朋义曾说,该社的出版理念是:作为一个外语专业出版社,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这个全面解决方案将保证外研社能够长期在外语图书市场占据垄断地位。他认为,这个出版理念的树立是外研社能在英语市场上独领风骚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常汝吉指出,出版理念的定位应该针对出版社的特点而制定,具有不可复制性。像北师大出版社,背靠北京师范大学,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人才资源,他们专门成立了课程发展研究中心,对出版社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指导。目前,该社已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材体系,涵盖了从幼儿、小学、中学、中职、大学、研究生等各个阶段的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

比如世图北京公司,在没有教材教辅利润支撑的前提下,能在1年内完全依靠走市场的图书取得业绩翻番的成绩,与其准确的出版社定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世图北京公司总经理张晶义表示,出版英语图书是世图公司的强项,但是必须明确自己的读者定位,把力量集中到一个拳头上打出去,才能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在外研社和上外社分别占领英语工具书和英语教材市场的情况下,世图北京公司决定面向城市群体,从大众英语读物入手,建立自己的品牌,在英语图书出版领域内与外研社、上外社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同时,借助《富爸爸,穷爸爸》的影响,在财经图书领域继续做大。这一出版理念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再比如广西师大出版社早在1999年就明确了以教育为本、以学术文化为生命的出版思路。外研社在近10年内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和操作模式,以及其在英语学习者中已经树立的品牌等,都充分拥有自己特色,对其他出版社来讲具有不可复制性。

人才与管理跟得上

在市场经济与新技术经济时代,相当多的出版社都把人才换代与管理科学化提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上。据记者观察,这些业绩增幅较大的出版社除了十分重视人才储备以外,在管理上也都有创新。

譬如北师大出版社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赋予各编辑室进行单独经济核算的权力,出版社每年分配给各个编辑室一定的经济指标,并根据成本预算拨款给编辑室,然后编辑室主任与其所辖编辑签定合同,实施项目管理制。年终按经营状况的好坏进行奖惩。如此一来,各个编辑室实际已经初步具有分社雏形,为出版社今后进行战略扩张奠定了基础。同样,外研社的10个事业部也是类似的性质。外研社总编辑蔡剑锋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现在的出版大背景是很好的营养品的话,那么外研社不是靠吃营养品肥胖起来的,而是一个体内循环良好的强壮的健康人。”——是否拥有良好的内部循环系统,也是出版社是否能抓住机遇发展起来的关键之一。

广西师大出版社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确立了培养现有人才队伍和引进新鲜血液相结合的方针。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该社职工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为自己寻找自我培养的方式,2001年该社还在全国各地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近50名优秀人才,为出版社后续几年的发展奠定人力基础。

市场营销重中之重

业绩出色、核心竞争力强的出版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市场营销环节做得好。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说,国外出版商在选择中国合作伙伴时,并不是只衡量国内出版社的品牌和实力,而是更看重出版社所承诺的销量。换句话说,他们更在意合作伙伴的市场开拓能力。对国内出版社而言,如今发掘畅销书选题并不算难,难的是怎么样让其畅销。发行渠道是关键所在。据称,现在一些国外出版集团已开始在国内构建自己的分销渠道,意以从销售渠道介入中国出版业。由此看来,国内出版社对市场营销的重视度还应该有所提高。

广西师大出版社某负责人指出,由于该社长期偏于一隅,长时间以来,已经形成了资源外挂与市场外挂的状态。因此出版社对市场的主动出击意识比较强。该社在扩建销售网时,不仅在地域上进一步拓展,而且还注意多品种图书销售网的开拓,目前该社已经形成了教育读物、学术文化、历史文献三大类图书自主发行、市场构架合理的图书销售体系,为该社在这三类图书在下阶段大规模拓展和市场营销方面提供了条件。

张晶义总经理表示,市场营销是整个出版流程中的首要环节,世图北京公司把70%的功夫都用在营销上。他将世图公司的营销方式总结成“借势、造势、推势”三大手段。在经过系统的选题论证和市场分析后,他们选择一些投资回报率高的图书,集中力量去运作。同时该社还巧妙地借用社会热点和其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比如,世图北京公司与新东方学校合作,出版了部分托福、GRE、雅思考试图书,在英语图书市场扩大自己品牌的感召力;他们以其出版的《富爸爸,穷爸爸》、《聚焦英语》、《曲刚·英语学习三步法》等畅销书吸引一些个人或企业过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该品牌开展英语或财经培训,出版社从中获得品牌推广和图书销量的好处,并由此逐渐形成英语和财经文化产业链,为今后出版社的发展埋下伏笔。另外,世图北京公司正在与西安等4家世图分公司共同酝酿成立一家本系统的发行公司,将几家的发行和营销集中起来运作,以期逐步形成规模效应。

外研社则通过合作英语教育电视节目以及培训教师和读者来引导市场,让读者跟着出版社走。据了解,外研社已经培训了15000名大学英语教师,15000名小学英语教师,总共投资4000多万元。在培训中,他们向受训者推广的是其倡导的、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出版社认为,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推广图书,将会营造一个不可动摇的大市场。

多元化经营

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出版业边界早已开始淡化,但由于出版社本身的规模限制及跨产业交叉发展能力较弱,因此,这种淡化的结果并不明显。在信息时代,由于网络的全能性与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大幅度降低,因此,出版边界的突破不仅变得容易,而且显得必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考出版社的发展壮大,就不能只把思维集中在图书出版上。事实上,一些敏锐的出版社都已开始在多元产业的发展中重构自己的市场位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突破行业边界,因地制宜,加强优势,立体经营,多元发展,增强实力,是把出版业做大,做强,做成国内一流甚至国际一流的重要而现实的途径。

辽教社社长俞晓群告诉记者,该社的多元化经营主要集中在对“发行环节”的吸纳与参与上。成立4年的“万有图书发行公司”,目前已经具有1亿产值的图书周转资金,7000万的年发货量,1500种可供书目,在出版社整体生产中占有的份额愈来愈大。另外辽教社还建立了专卖店和三联书店沈阳分销店、爱书人俱乐部以及其下属的万图邮购公司,使得批发、零售、邮购、网络、讲座售书等发行功能一应俱全。

广西师大出版社近些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探索,他们的口号是“以出版为龙头,发展图书零售业、印刷业、旅游产业,向产业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广西师大社拥有印刷厂、书店、杂志社、宾馆等产业。该社投入300多万元建立了广西最大的学术书店——大学书店,该书店下属多个门市,直接服务于桂林市区,弥补了该地区图书零售业在层次、品种等方面的不足;广西师大出版社下属印刷厂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出版社自身的图书印制工作,而且具有进一步走上市场创利的能力;该社还发挥桂林是旅游名城的优势,兴办旅游产业,设立宾馆为出版社提供资金支持。广西师大社负责人表示,该社多元化经营的产业可以说已初具集团的雏形。这些产业的设立也都有益于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出版主业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

同时,随着教育产业化概念的提出,教育产业所蕴藏着的商机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社会资本争相流往教育产业。在此背景下,一些反应敏锐的出版社也意识到,投资办学、办班不仅可以为主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时,办学、办班本身就有独立发展的价值和潜力,在他们眼里,教育产业已成为出版社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

外研社的目标是要建成一个教育文化出版集团,因此除了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方面下功夫外,该社还在大兴投资兴建了3.2万多平方米的生产物流中心和培训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外研社的“野心”不小。世图北京公司目前看中的是教育培训,除了与民营公司合作已开办的这些培训班以外,他们还计划成立一个面向从业人员的出版培训中心,此前他们已经开办了两期这样的学习班,业界反响比较好。张晶义总经理指出,多元化经营是成熟的出版社的主要发展方向。

据了解,北师大出版社是在多元化经营上起步比较早的出版社之一,其多元化经营仍然是以教育产业为基础。目前,北师大出版社正在酝酿与海威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下属企业)以及另一家证券商联合组建一家教育投资咨询公司,北师大出版社控股,首批投入总共6000万元。该教育投资咨询公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创建或协助创建100-150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这项工作已经在北京、天津、大连等地展开。此后,与之相关的如教材出版、教学培训、教具开发、技术支持等一系列工作均可相继展开,前景看好。

有关文件精神显示,根据我国2000-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趋势,出版业在今后10多年的发展中,重点放在调整和优化行业结构,提高图书的整体质量、市场占有率以及出版社经营管理能力上。据初步预测,到2010年,图书出版业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有一个新的提高,形成5—10个年销售码洋达到30亿元以上的大型出版集团,形成20多个年销售码洋在10亿元以上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专家指出,要在这么一个不算长的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在现有出版管理体制框架内,应该允许部分品牌价值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出版社进行品牌扩张,纵向整合,并鼓励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体制创新,这或许是中国出版业强大的另一条可行之路,或许会成为中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另一个突破口。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的20年仅仅是拉开了追赶世界潮流的序幕,今后的10年才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真正的黄金时代,这些增势迅猛、成绩突出的出版社是否能继续壮大,则让我们拭目以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