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此大众非彼大众

2002-05-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任王君 我有话说
目前中国国内的大众文化研究,取得初步势头的是李陀主编的大众文化批评丛书及与文化研究相关的论丛。已出版的有关于90年代的诸文化事件/现象分析、电子文化分析、金庸武侠小说评析、上海酒吧消费文化研究等等。综观,发现这些研究不仅多侧重于消费文化的符号学解读,而且深感此大众文化非彼大众文化。其中的很多文化事件/文本乃是精英们闲暇时的文化消费。因为与消费联系在一起,往往被精英边缘化了,但现在却成了体现生活趣味的象征。这些文化消费品,例如酒吧、国际互联网、时尚杂志、行为艺术等,乃至现在所流行的DV(DV指Digital Video数字视频,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的民用视频产品。人们用DV等装置拍摄身边的事物,记录令自己快乐、感悟的方方面面,以供与他人分享),其实都不是一般的大众所能消费得起的,按照时下最为流行的说法乃是小资们的文化消费。小资称呼内涵的情感变迁似乎已经预示了人们对消费态度的变化。若干年前,小资产阶级是人们所鄙夷的,他们的生活态度有违社会发展,如今小资却成了白领阶层所拥有的地位、金钱的标志。名称的简化既避免了习惯思维的恶劣阴影,又反映了两者的联系。小资分布在各大城市中,成为高消费的主力。从政治地位来看,他们属于大众,但从经济地位来看,又很难说他们是大众。有关他们的文化消费的宣扬,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家倡导、刺激消费的结果。他们的文化行为同时也是经济行为。媒体的服务导航更多的是一种经济上的引导,文化的享受是以高的经济代价来换取的。他们的文化事件,只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偏向精英的那部分。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这一块,眼前缺乏的是仍占主体的,经济地位较低的大众文化消费研究。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大众文化呢?单纯的进行文本的符号学分析似乎过于表面,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借此得到精神宽慰外,还能获得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关注一下这些大众文化操作机制的运行以及操纵运作的社会观念的影响。文化大批量生产出来,被引导去消费,不只是“虚假需求”所能解释的,其中也包含着诸多观念输出、接受,乃至信仰的置换。以往法兰克福派研究文化工业时,侧重于大众的被动消费,时代的发展,使得这种被动消费更为隐蔽,而且大众的主动性仿佛决定了文化工业的发展。网络引入后,这种势态尤为明显。网上流行的原创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晃晃悠悠》等,因受到广泛欢迎,而被出版社发行,并获得较高利润。特别是《悟空传》不仅集中了众多网友的集体创作,而且又再次掀起大话体裁作品的热潮,实际上《悟空传》的产生也是由香港影星周星驰《大话西游》等系列影视所引发的。可见,在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某一大众文化主题的产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文化事件的出现,他们不是静态的发展,从《大话西游》到《悟空传》的出版物,我们察觉到思想深度的挖掘。这样的文本尤其流行于青年当中,如果你不熟悉这样的话语语境,就很难被容纳。然而这种文化语境的产生却是借助媒介——市场经济的载体所加以扩大的。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偏激的谈大众文化的操纵者之控制是不适宜的(法兰克福学派多侧重于此点)。从这一点上,又可引入另一个话题,即对国外大众文化理论借鉴的问题。

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尽管全球化时代使得部分文化消费品似乎得到了全球同步流行的趋势(如好莱坞的电影、牛仔裤、可口可乐等),但各地的消费心理、方式、态度等都不同。差距的产生不仅由社会发展的状况决定,也和文化差异有关。所以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应时刻考虑到地域、时代、文化等的差异,这样研究才有现实意义。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社会批判理论、英国伯明翰学派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还是当今盛行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大众媒体研究等,都是我们应关注的,但不是搬用的理论来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