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企业制度:从理论到实践

2002-05-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非常关心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多次鼓励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指出“上海有条件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4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上海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以及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黄菊同志以战略发展的眼光,首先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机制、五个加强”的框架思路。结合上海实际,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立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各项配套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理清了搞好国有企业的总体思路,缓解了一些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促进了一批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上海经济连续9年的两位数增长。到2000年,上海已率先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国有大中型企业率先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黄菊同志说,在90年代上海改革发展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三个性”的统一。徐匡迪同志说,上海取得的成绩来源于我们在宏观形势的判断上有前瞻性,在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争取了先发效应。回顾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我们取得每一项突破、每一个进步、每一分成绩,也正是在实践工作中始终坚持了开创性、坚韧性和操作性的结果。首先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理论和体制上不断创新;其次,时刻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改革推进力度和社会、企业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同时,坚持“三改一加强”,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推动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在“三个性”的指导下,我们着力解决国有企业的突出问题,努力消除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推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促进优势企业扩张;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控股公司职能转变;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也正是在“三个性”指导下,我们实现了以“五个机制”、“五个加强”为标志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即形成企业优胜劣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工能进能出、经营者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和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等“五个机制”;推进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造、市场开拓、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等“五个加强”。

认真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展望未来,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将成为今后工作的指导和指南。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上海发展的过程描述。同时,又着眼于对现代企业制度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是一种探索性和试行型的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必然会有更大的完善和提高。本书供读者参考,也希望吸取更多的营养,使上海企业改革和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21世纪初,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时期,也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推进的新阶段。“十五”期间,上海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到2005年,我们的目标是完成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全面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其中,要形成若干家规模大、主业突出、投资多元、综合竞争力强的国有控股大公司并跻身世界500强。同时,还要大小并举,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发展环境。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始终坚持和发扬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上海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将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

(本文是作者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和实践》一书作的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