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坛剽客》指名道姓批评“文抄公”

2002-06-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彭彦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一本以真名实姓开列“文坛剽客”(嫌疑人)的书,近日由台海出版社推出。作者徐林正曾因2000年推出的《中国当代十大文坛剽客排行榜》在大小报刊上火了一把,此书的推出,用出版方的话说“又已经非常热闹”了。

《文坛剽客》从文坛剽窃的历史溯渊而下,涉及当代“文抄公”30余人,其中,著名作家叶蔚林、余杰均榜上有名。作者称,文中涉及的抄袭事件均有真凭实据,且大部分都是他通过亲自采访获得的一手资料,有的资料已经在媒体上公开过,有的是则第一次揭开神秘面纱。

当被问及此书的读者定位时,作者称动笔时还真没有考虑过,只是出于对剽窃他人劳动成果者的愤怒,因为自己也是剽窃的受害者。他本人预计发行情况并不会太好,“没有多少人会关心这些事情”。出版方则认为,《文坛剽客》的读者面应该很广,“只要关注文坛的人都会有兴趣看看”。此后,编辑不无兴奋地告诉记者,此书首印10000册,在一周内销售一空,各地都在要书,第二次印刷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回答记者“写作此书怕不怕被人告”时,徐有些激动地表示,不怕被人告,因为“我掌握了大量文坛剽客的证据,至今有些证据还没有公开。如要告,我将依靠我掌握的证据,把小文坛剽客变成大文坛剽客。”徐说,他批评文坛剽客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四年,其间收到“我要告你”的威胁和电话很多,但至今没有真正被告。

目前,已有批评者指出该书的一个明显缺陷:对于“上榜者”的声音并未“兼听”。甚至有人对持文化批判姿态的该书提出质疑:如今文坛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视听混淆,笔墨官司此起彼伏。《文坛剽客》本身的可信度、真实度也在被怀疑之列。徐坦言该书没有做到“兼听”,“这一点我向别的媒体也说过”,“但是他们(指剽窃者)都躲起来了”,徐说有的剽窃者还接受过他的第一次采访,当得知他的真正目的后,因为怕吃官司,就对他避而不见。当记者问,是否采访过在他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二的余杰时,徐承认并没有和余杰本人联系过。

徐对《文坛剽客》中涉及的个人,多采用“嫌疑犯”的说法。因为徐说《著作权法》中对剽窃抄袭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所以对没有经过法庭判定为剽窃的个人就“谨慎地采用‘剽窃嫌疑人’的说法”,并认为“没有量化”是《著作权法》有待健全之处,“据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已有相关规定,但我一直没看到”。就此,记者与国家版权局相关人员取得了联系,据介绍,任何一部相关法律都不可能具体到规定剽窃抄袭的量化标准,修订过的《著作权法》也没有相关规定。当记者提及徐所做工作时,版权局人员称,这是他的自由,与我们无关。

徐在采访中多次强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厅对“引用”他人著作做出的相关规定,并将此作为自己判定剽窃的标准之一。有趣的是,《文坛剽客》中亦有多处全文引用记者、作家等揭露剽窃者的文章,当记者问及这些文章是否已经解决了版权问题时,徐承认“这里头还有些问题”,他说自己尽量在找这些文章的主人,有的文章的使用已经得到本人认可,但有的确实还没找到作者本人,那么在没有得到作者本人授权的情况下,全文引用他人作品是否已经让徐犯下了与他所指证的“剽客”同样的错误呢?徐的解释是“我无法割爱”,“相信他们都会很乐意的”。

记者采访了《文坛剽客》开列的“文坛剽窃受害人排行榜”中上榜人物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喻教授表示对此书的创作并不知情,不过确有《文坛剽客》中所言的他被“剽客”栽赃一事。喻教授认为要彻底杜绝剽窃抄袭是不可能的,这种现象在各个国家,各个时期都会出现,只是多少不同。要减少“剽客”的出现,主要通过两个手段,一是法律上加强对侵权行为的重视,充分发挥具体案例的警示作用;其次,要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通过舆论道德的压力增大剽窃者的作案成本,让他不敢剽窃。至于《文坛剽客》一书,喻教授说因为至今没有看到过,所以不好评论,不过出书都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的,一是效益方面的,本书抓住了文坛的敏感话题,也应该抓住了市场的热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