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文讲座要细水长流

2002-06-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燕舞 我有话说
据报载,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堂”的讲座已成功举办了160期。他们考虑到师生求知若渴,在原定的100期基础上延期了。

值此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的喜庆之际,笔者却有些关于人文讲座的冷思考。该校的初衷是“办百常人文讲座迎百年校庆”,这多少有些应景的嫌疑,俨然把人文讲座当作学校的形象工程。人文讲座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唯一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深厚人文底蕴的长期积淀,应该从长计议,决不是什么权宜之计。校庆总有结束的时候,百年校庆这样的整数纪念日也不是年年都有。校庆过后,人文讲座该怎么常抓不懈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人文讲座决不能流于形式,决不能当作形象工程来抓,决不能仅凭一两年的热情,决不能受学校领导人个人喜好的左右。人文讲座要有制度保障,要细水长流。

细水长流是由人文讲座的辅助性质决定的。东南大学的人文讲座从去年10月开始,除掉2月的春节假期,7个月共举办了160场,平均一个月20场。密度如此之高,固然可喜可贺,但人文大师们在一个晚上短短一两个小时的讲座都是他们浓缩了几十年人生与治学的精华,哪怕先生们再深入浅出,我们听众要完全吸收、消化都还有个细嚼慢咽的过程。平均三天就有两场讲座,甚至多的时候一天有三场,听众讲座后思考的时间在哪里?莫非讲座只是装点门面之用,不需要学生认真对待?!

况且学生还有常规的课程要上,还要到图书馆广泛涉猎各种书籍,而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时间做保证。讲座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学生像赶集一样忙忙碌碌地穿梭于各个讲座现场而不带上自己平日读书、生活困惑已久的真问题,相信主讲人也会因为缺乏高质量提问而兴味索然,所谓教学相长就大打折扣了。当年,傅斯年听胡适的课,总是让胡适直冒冷汗,因为他是带着大堆问题来听的。

比起那些讲座之前急忙翻书查主讲人资料再哗众取宠地作秀提问,我钦佩那些平时就对某一学者某一专题有关注有思考有疑问的提问。说到底,人文讲座再怎么重要,都是一个外部启发,最终还是要引导大学生亲自泡在图书馆走进经典名著。受了人文大师们的深刻启发后,自己不去系统深入钻研,仍然是漂浮的,与人文讲座的初衷相去甚远。杂文家刘洪波强调多读经典时,

讲了一个笑话:他问某位应聘的学生对哲学有否了解?学生回答很肯定,而且底气十足地说对冯友兰感兴趣。再一细问,原来该生仅仅是在学校的人文讲座上听过冯友兰这个名字。

细水常流也是基于各方面工作实情的考虑。讲座过多过密,主持人纵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招架,必然要让相关专业的老师接待、陪同主讲人。但是这些老师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科研课题,一味陷在陪同接待中,有限的精力想必难以保障本职工作的顺利完成。必要的学术交流当然不能少,但如果一个老师整天说“我在陪著名学者某某某”(其可笑不亚于“我的朋友胡适之”的笑谈),而自己却拿不出过硬的学术成果来,这是否有点本末倒置呢?当下高校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又应变灵活的教师,不欢迎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综上,人文讲座要细水长流,原则上一周两次,遇到知名学者突然来访可以灵活处理。只有细水长流,人文讲座才能真正办成于学生于老师于学校等方方面面都大有裨益的实事好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