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者书家张志和

2002-07-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祝晓风 文 侯艺兵 摄 我有话说

目前,革命圣地和风景名胜井冈山正在修建一座长达83米、高4.1米的“毛泽东诗词碑”,将已公开发表的67首毛泽东诗词全部用大楷书书写勒石。当今中国书法家何止千百,最后选定的书写者却是执教于国家行政学院的张志和博士。

近年,古典文学界关于《三国演义》作者及版本的争论也颇为热烈,有人舍得花气力,做了16年的文献资料及版本调查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罗贯中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此人也是张志和博士。

张志和是河南邓州人,博士是出自启功门下。志和自幼酷爱书法,临池30余年,但他自1992年师从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主攻却是“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因为他特有的书法艺术禀赋,使他与启功先生之间又有一种更深层的心灵沟通和精神依皈,这使他成为启先生多年以来的弟子中之特出者。这当然又进一步促成了张志和今天在学术和书法两方面的成就。

就书法而言,许多学书者往往惑于“创新”二字,误入歧途。张志和则得益于启功先生的教谕,深知书法艺术的“新”决不是“创”出来的,它只能是入古而出新。毛佩琦教授评论张志和的书法的创新,“是在广泛吸收前人艺术成果的前提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是在书写者参透了用笔的法则和结字的奥妙之后,再经过长期的练习,借毛笔来抒写性情时的随意表达。是‘书如其人’境界的体现。”“古人说学书‘如僧家托钵,积千家米煮成一锅饭’。志和对于晋唐以来的楷书,无所不学,且是每学一家,必手到心到,力求有所得。”

以学问作根基,志和的书法艺术逐渐形成了清新刚健的个人风格。他的楷书,取法晋唐而不拘执,自出新意而又法度谨严,其儒雅之风、雄强之气溢于字里行间;其行草书,则点画清劲、洒脱流畅。近年,他的书法作品如《楷书毛泽东诗词》、《心露集》、《声事斋说》等已多有出版。去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志和的书法研究专著《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今年,该社又将出版他书写的《名家书画唐诗三百首》,该书将由几位当代著名画家绘唐诗写意画50幅穿插其中,可谓相映生辉、珠连璧和。

正因为志和的书法法度谨严,功底深厚,所以,由他主编的篆、隶、楷、行、草五种《千字文》(其中楷书由他自己书写)及他写的《学生字帖》出版后都已经成为众多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

这些当然已足够一篇“人物故事”了,但张志和的故事并不限于书法。他以自己特有的耐性、执著,他的融通与钻研,在学术研究上也有杰出的成绩。有人说,做学问,一种是“漫野拣柴”,杂而不精;一种是择田掘井,学有专攻,终有所成。张志和显然属于后者。作为一名古典文学研究者,他近年有数十篇论文发表,涉及这一领域的不同专题。他花十数年时间,深入调查、研究了国内所能见到的《三国演义》的17种版本及相关文献资料,这使他成为在这一领域掌握材料最丰富、研究最深入的少数学者之一。研究《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版本源流、作者问题,都必须面对三大难题:调查现存于各大图书馆中的各种版本;由此而来的惊人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再作校勘考证,从中理出解决问题的证据和线索。要突破这三大难关,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将难以做到。然而,张志和用他特有的耐力和韧劲儿长期坚持不懈,终于突破了这三大难关。今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出版张志和的《透视〈三国演义〉的三大疑案》,此书收入了张志和十余年来考证《三国演义》的成果,他的惊天之语——“《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罗贯中”的全部证据都摆在其中了。由他整理校点注释的明代孤本黄正甫刊《三国演义》几年前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近年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张志和如今正处于生命的黄金年华,人生的巅峰,他一定会创作出更华美的作品,更雄浑的书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