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诺奖得主人大讲演王霁社长现场翻译

2002-07-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祝晓风 我有话说
本报讯 7月12日上午9点40分,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一层的大报告厅被热情的学生们占得满满的,他们都是闻讯赶来,听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替亚·森的学术讲演的。森教授的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译本这一天刚刚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森教授在讲演中提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深受两位古代哲学家的影响,而翻译一时译不出来。这时,人大出版社社长王霁坐在听众席中,即时翻译出那两位哲学家是德谟克里特和伊璧鸠鲁,使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

森在国际学术界、教育界享有盛誉。他于1933年生于印度,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深造,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长期在英美著名学府如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98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后回剑桥大学任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院长,同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因此成为该院历史上第32位诺贝尔奖得主。作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森在其学术生涯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第一”:美国经济学会第一位非美国公民的会长,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建校六百五十余年以来第一位非英籍院长等等。

森在发展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他的以“实质(substantive)自由”为核心的新的发展观,改变了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明了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1999年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正是这一思想的载体,这是综合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人大出版社从2002年6月开始,陆续推出“当代世界学术名著”,《以自由看待发展》是“经济学系列”的第一本。据介绍,人大社将经过不断筛选和积累,将使这套丛书成为当代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森认为,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

成长在殖民统治下的印度传统社会的森对使人们遭受灾难痛苦的种种落后状态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也是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渗透着对人民大众福利的深切关怀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的同情和关心使他赢得了“经济学的良心”的赞誉。

森的影响并不限于象牙之塔内的学术界。他的一些重要思想及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帮助设计了联合国自1990年以来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以及用于其中的“人类发展指数”,涵盖了期望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标准以及其他指标,以全面反映人们的生活福利状况。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这样评价森:“全世界贫穷的、被剥夺的人们在经济学家中找不到任何人比阿马替亚·森更加言理明晰地、富有远见地捍卫他们的利益。通过阐明我们的生活质量应该不是根据我们的财富、而是根据我们的自由来衡量,他的著作已经对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造成革命性的变化。联合国在自己的发展工作中极大地获益于森教授观点的明智和健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