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说文道理与说男道女

2002-07-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强 我有话说
文科和理科的划分似乎是当今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一个热身,不过各国的教育者都还很客气地没有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划分文理科,而是等大家都学会了1+1等于2并且多少能背诵几首本民族的经典诗文之后才开始让中学生们选择是放弃科学理性或是放弃人文关怀。男女的差异则不太说得清楚生物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孰大孰小,关注男女性别问题的人很多,不少新的人文思潮也建构其上,我们也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话语可以提供。

英国广播公司近日倡导英国学校的课程改革,鼓励女生多学计算机和科学知识,避免成为未来的“功能性文盲”。据《新民晚报》转载,英国中学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性别偏科”的现象。就拿去年大学考生为例,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共有16801名男生选择了计算机专业,而选择该专业的女生只有4943名;选择数学专业的女生也只占男生的一半左右。

女生一般喜欢文学和艺术类专业,这是因为英国中小学中,女生的外语和语文成绩普遍比男生强。刚刚结束了高考,我们好像并没有做过这种性别加科目成绩的统计,所以不清楚中国的具体情况,但估计比英国还要厉害。综合大学的外语专业和中文专业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而理工科大学很多专业则会出现和尚班的状况。不过担心这种不平衡的人倒是不多,也许觉得这近乎天经地义。

的确,男女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生理差别,甚至思维模式都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女性偏重感性啦之类的老生常谈。不好说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从表面上看起来大概差不多。种种朦朦胧胧的观念笼罩在男女之间,无论是大男子主义还是提倡女权的人都并不在乎这些东西,他们在乎的只是争一个结果。殊不知,只要体制性的东西存在,结果几乎就是固定的。只要分文理科,那必然就会出现文科女生多,理科男生多的结果,外国和中国概莫能外。

也许女生多一些文学细胞和艺术气质更具吸引力,但当一种选择成为趋势的时候,畸形的分布状况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想改变恶性循环,靠喊喊口号的作用不大。问题的关键是,英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普遍地出现在多个国家里,一时也不太看得出有什么太大的危害。所谓“功能性文盲”只是吓唬人的说法,随着计算机的傻瓜化,如果连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都无法具备,那该检讨的恐怕是智商而不是别的。从这个角度来讲,BBC鼓吹课程改革本没有什么问题,不过非鼓励女生去学计算机就有点无聊了。

男女的区分自然是有人类以来就存在,而文理的划分实在不知道是从何年何月起的了,估计应该在工业革命之后。从社会意义上讲,符合了分工的需求;从学术意义上讲,也算得是术业有专攻,文理分科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进步。早就有人在反思女性和男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不平等,今天反思一种学习角色的不平等,也许同样非常重要。人类的学习能力受多方面因素控制,知识结构这一块对学习能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在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都掌握了之后再进行专业的选择,恐怕比目前的情况要好许多。但这又涉及到什么是文科基础,什么是理科基础的问题。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过早地划分文科和理科,造成知识基础薄弱,可能导致学习理科的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而学习文科的学生则缺乏科学精神。然而这一切跟性别无关,即使选择文科的女性远远超出男性,也并不意味着女性相对来说在理科方面不具备能力。说到底,根子是在文理分科上。文理分科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当时也许有其合理性,而假定在这个信息社会,取消文理分科,对各个专业方向一视同仁地要求掌握大致相同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也许大家对某个性别偏向于选择某些专业就不再会那么惊奇。说实话,学术研究领域也出现什么文科学者和理科学者,更让人觉得很奇怪,很多大师都说过,学问做到一定境界,各个学科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既然如此,又哪里来的文科,哪里来的理科呢,无非是偷懒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坐井观天而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