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新学术观点摘录

2002-07-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

周积明在《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学术至清代有一大流转,顾亭林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发出了重建学统的号召。至乾嘉时期,清儒已有一种普遍的学统重建的意向。其侧重面有三:汉学学统的重建,经世实学学统的重建,礼学学统的重建。正是通过如上三个方面,典型地体现出清学重礼、重学、重行为效应的色彩。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以上续孔孟学统为旗帜,彻底打乱了宋明以来儒学的“心性理气”、“道统”与“学统”的传承谱系,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非延续性的统一。乾嘉时期的学统重建虽然表现形式是“复古”,但其历史内容却是“近代指向”。

传统儒学义利观的二重义蕴

王艳秋在《“义以建利”与“以义制利”——传统儒学义利观的二重义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传统儒学义利观以孔子提出的“义以为质”为基本立场,它在义利之辩中具体展开为“义以建利”和“以义制利”两个方面。义利观的二重义蕴在先秦均曾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因而具有较为合理和稳定的形态,但“义”功能的双重预设内在地蕴涵着矛盾,使两个方面实际上存在着分离的趋向,正统儒学分别发展或强化了其一个方面。到明清之际二者虽又有了平衡发展的契机,但明清诸儒的探讨是在原有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的,因而没有摆脱传统儒学义利观的困境。这一使命即便在近代也没有很好地完成,而成了我们今天仍然必须面对的问题。

苏轼的人格魅力

周先慎在《苏轼的人格魅力》(《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苏轼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奋厉当世志”。他追求的不是个人的地位和事功,而是爱民和为直道而献身,处穷仍不忘兼济天下之志。二是忠言谠论,直而不随,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表现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高风亮节。三是超然物外,旷达乐观,身处逆境而能保持心境的安适,超脱于世俗的苦乐和生死之外,追求进入一种超功利、超世俗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四是和诗歌共着生命。他对自己平生功业的评价表现出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他有“诗能穷人”的深切体验,却认同“诗穷而后工”的观念,自觉地在穷蹇的境遇中追求诗艺术达到新的境界,表现出极宝贵的气骨与诗胆。

由金归宋的秦桧是奸细无疑

关于秦桧归宋,虽无详实的历史记录,但一般史家都认定是作为奸细由金人纵归。近年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如何忠礼先生在《南宋史稿》等论著中认为,秦桧是逃归宋朝,不是金人的奸细。王曾瑜在《关于秦桧归宋的讨论》(《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研究历史忌讳孤证,尤其不能回避与自己论点相悖的史料,这是一条常识性的规则。而何先生主要是注意了《老学庵笔记》的孤证,似乎是对秦桧不是奸细提出了新说,但由于对相关史料和论证采取了回避态度,因此很难成为有力的新说。若能仔细分析秦桧归宋的各种疑点和当时人记载的各种史料,人们判定秦桧是奸细,大致是没有冤枉他的。

论陈子昂诗歌理论和创作的重新

林邦钧在《“复”与“变”的互动——论陈子昂诗歌理论和创作的重新》(《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唐代诗僧皎然认为陈子昂的诗歌“复多而变少”。如若其然,则子昂何以成为有唐一代诗风的开创者?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推陈出新,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这样富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审美理想,并将唐代诗歌的审美品味标定在一个崭新的高度。惟其如此,才有嗣后盛唐诗歌创作“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者建安为传,论官商者太康不逮”的特征。他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古体还是律体,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风格声律,都能在在继承的基础上颇多创新。这可谓由“复”求“变”,“变”中有“复”。盛唐诗歌之所以能“变汉巍之古体为唐体,而能复其高雅;变六朝之绮丽为浑成,而能复其挺秀”,陈子昂功不可没。

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

陈铁民在《关于文人出塞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文学遗产》2002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边塞诗是盛唐诗歌高峰上最鲜明的一个标志。边塞诗的繁荣,是与盛唐文人的入幕、游边和使边三个方面是分不开的。盛唐文人入幕绝非个别现象,不少文人入幕和对边塞军旅生活的真切体验,为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和得以取得突破前人的成就,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边地不少州县官吏长时间居于边地,也是推动边塞诗创作的一支力量。在盛唐边塞诗的作者中,曾出塞者是创造的基干和主力。著名边塞诗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王维等,都有出塞的经历,而且他们出塞的时间长、次数多,边塞生活的体验最为丰富和充实。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原理,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王国维的“十重矛盾”

刘梦溪在《文艺研究》第三期发表长篇论文,探讨《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诸问题,其中特别提出王国维精神世界和人生际遇有“十重矛盾”,即第一、个人和家庭的矛盾;第二、拓展学问新天地和经济不资的矛盾;第三、精神和肉体的矛盾;第四、追求学术独立和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他人的矛盾;第五、“知力”与“情感的矛盾”;第六、学问上的“可信”和“可爱”的矛盾;第七、“新学”与“旧学”的矛盾;第八、学术和政治的矛盾;第九、道德准则和社会变迁的矛盾;第十、个体生命的矛盾。他说正是这些矛盾为王国维之死埋下了伏线、种下了宿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