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认为需要“杂交”

2002-07-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听说九叶诗人杜运燮先生已经出院了,我便按约定的时间登门拜访。

那是2002年6月11日下午,由于前两天刚下过雨,天气显得格外凉爽。我按响门铃,开门的是一位男护工。自从杜运燮先生生病以后,男护工负责照料先生的起居。我来到靠近门的一间小屋,杜运燮先生躺在一张单人床上。我到床前,俯身向他问候,并祝他早日康复。先生笑着和我握手,并表示感谢。此时,夫人李丽君女士亲自用托盘端来一杯饮料。我仔细端详着先生,只见他脸色不错,精神很好,声音洪亮,倘不是躺在床上,真还看不出他有病。去年12月中旬,他因心脏病发作住进宣武医院,今年1月出院,一星期后又进去了。中间又反复了两次,最后,医生决定为他安装心脏起搏器。安好后,于5月16日出院。我问先生饮食起居的情况。先生告诉我,他吃得下,睡得着,精神、心态都很好。我看也是。我本担心多说话会使他伤神,于病体不利,没想到,他很健谈。我曾几次向他提出,要不要歇息一会再讲,他总是一摆手,说不用。我这才稍稍放心,继续我们的谈话。

我请杜运燮先生谈谈他的新诗创作道路以及对新诗现代主义的见解。

说起新诗创作道路,杜运燮先生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之中。他说他生长在华侨之家,1918年3月17日生于马来西亚霹雳洲实兆远一个橡胶园里。小学和初中是在华侨办的学校里读的。在初中时,他初步接触了“五四”运动后著名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及外国名著的译本。后去福州,在英国教会办的三一中学读高中。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当时,他最崇拜的作家是鲁迅,想方设法找来鲁迅的著作阅读。杜运燮先生说,由于他痴迷鲁迅的著作,同学们戏称他为:“鲁三”。因为在闽语中,“迅”字的读音和“四”字的读音相近。“鲁迅的书我受用一生。”杜运燮先生感触良深地说。受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熏陶,年轻的杜运燮在高三时,开始在福州报纸的副刊上发表抒情散文。

杜运燮先生说,在他高中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参加统考,由于他数理化成绩较好,想走科学救国、农业救国的道路。他考入了浙江大学农艺系。后因战时浙江大学远迁贵州,他一时去不了,就暂时在当时迁到福建西部长汀的厦门大学生物系“借读”,时当1938-1939年。此时,他再次激发了对文学的热情,选修了林庚先生的“散文习作”和“新诗习作”课。使他始料未及的是,这选修竟决定了他一生新诗创作的道路。说起林庚先生,杜运燮先生满怀敬仰和感激之情。他说是林庚先生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他原以为自己的特长是在理科方面,怀疑自己能否从事创作。可林庚先生对他的诗文评价很高。这就给他很大的鼓舞,坚定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林庚先生还鼓励他去西南联大上学,并为他写致西南联大外语系主任叶公超先生的介绍信。正是在林庚先生的鼓励下,年轻的杜运燮奔赴西南联大。在战时条件下,一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长途跋涉了好多天,途经韶关,还病了一场,终于在1939年秋,进入昆明西南联大,就读外文系二年级。

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由于受名师指点和学友影响,尤其是联大当时浓郁的现代艺术氛围的熏陶,年轻的杜运燮诗艺大进,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他创作了大量的诗。在联大的名师中,杜运燮先生首先提到朱自清先生。虽然他未受朱自清先生的亲炙,只是旁听过他的课,但是已受益匪浅,特别令他难忘的是,朱先生是公开评论他的作品的第一位著名作家。朱先生曾经先是在课堂上,后又在刊物上发表评论,充分肯定他1942年发表在昆明《文聚》杂志上的《滇缅公路》一诗。这篇评论题为《建国与诗》,后来收入朱先生的《新诗杂话》中。而后不久,闻一多先生又把该诗收入他编的《现代诗钞》中。此外,当时杜运燮还常向沈从文、冯至、卞之琳等老师求教。沈从文先生还将他的作品推荐给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杨刚女士。那时,《大公报》有时差不多隔几天就发表他的一二首诗。1946年,杜运燮先生已离开联大,他的第一本诗集《诗四十首》被巴金先生列入他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八集,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杜运燮先生至今对这位扶掖过自己的前辈怀着由衷的感激和尊敬。

也正是到了联大之后,杜运燮先生才开始接触现代主义。他最钟爱的诗人是奥登和里尔克。他说很喜欢里尔克的诗,尤其是那首著名的《豹》,他后来还特地写了一首诗,诗题就是《里尔克的豹》。而在诗歌创作上,他更多受到奥登的影响。他告诉我,奥登比他大11岁,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当时英国“粉红色三十年代”的代表诗人。奥登30年代来到中国,写了27首关于抗战的诗,真实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争。可是,在写法上,奥登与当时的流行写法不一样,不是直露地抒发胸臆,而是比较含蓄。先生说,他的诗的诗风受奥登的影响较深,如《善诉苦者》一诗,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奥登对他的影响。如其中末节:“母亲又给他足够的小聪明/装饰成‘天才’,时时顾影自怜;/怨‘阶级’‘时代’不对,使他不幸,/竟也说得圆一套话使人摸不清,/他唯一的熟练技巧就是诉苦,/谈话中夹满受委屈的标点,/许多人还称赞他‘很有风度’。”不直接评价和议论,而是不动声色地叙述。读者却从字里行间体味到冷隽幽默的嘲讽。

1943—1945年,杜运燮先生在印度比哈尔邦“蓝伽美国训练中心”任中国驻印军翻译。其间,他购买阅读了不少英美诗歌,也写了不少诗。1945年,他回西南联大办毕业手续。后经沈从文先生推荐,他进重庆《大公报》任编辑。一年后,他赴新加坡,先后在南洋女子中学和华侨中学教书。1950年,他又在香港《大公报》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1951年秋,他到北京,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文革”中,他被下放到山西永济“五七”干校,历时两年,后又被迫退职到侯马市林城大队当了两年公社社员,靠挣工分为生。1974年,他被调到临汾山西师范学院(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任教师及系主任。1979年,他终于获得“落实政策”,回到北京新华社国际部,曾任《环球》杂志副主编。他于1986年退休。由上述可知,杜运燮先生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可是,在建国后到“文革”前这17年中,他只发表了两首诗:《解冻》和《雪》。由于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对华侨和有海外关系的人,普遍都怀疑其为敌特分子,所以杜运燮先生不敢写。直至1979年以后,他才重新拿起诗笔,1980年,《诗刊》发表了他的那首著名的诗《秋》,引发了一场关于“朦胧诗”的争论。从此,他佳作叠出,先后出版了《南音集》(新加坡文学书屋1984年版)、《你是我爱的第一个》(马来西亚霹雳文艺研究会1993年版)、《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杜运燮60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所以在80、90年代出现了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我请杜运燮先生谈谈对于现代主义的看法。他说:“诗歌要反映现实,但手法可以借鉴现代主义。外国的东西可以引进,但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他借用生物学“杂交”这一术语,说中国新诗应该成为一棵杂交品种的植株,是古典诗词传统与新诗传统,中国诗与外国诗,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杂交。“为了使新品种健康茁长,我认为需要继续杂交。中国新诗应在吸取古今中外优秀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形成新的风格,新的传统。”他以为,不能一概反传统,好的传统应该继承,而且在反传统的同时,必须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现代主义诗歌重要的是要有现代观念。接着,他还谈到对一些“前卫诗”的看法。他说,有些青年诗人照抄音乐、绘画方面的名词术语,生硬地嵌进诗里,以为时髦,结果不伦不类,不像诗。对于诗歌的语言,杜运燮先生主张口语化。他反对用半文半白的语言写诗,而要用现代口语写诗,使受过中等教育的读者都能读懂。当然,用来写诗的口语,不能等同于日常口语,应该精练而具有个性特点。最后,杜运燮先生把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概括为“新、真、深、精”四字。在这四字中,“新”是更重要的。创新是诗歌创作的生命。

在谈话中,我还了解到,即使在住院期间,杜运燮先生仍然没有停止写作。他开始是用颤抖的手写,后来实在不行,他就用录音机口述,由儿女用电脑整理。就这样,他在病床上已经写了组诗《自然与人》及单篇诗共十几首,有的已发表在美国《新大陆》诗双月刊、香港诗刊《诗网络》,以及北京《新诗界》上。此外,他还完成了散文多篇,还计划编一本《杜运燮散文选》,一本诗集:新作结集《世纪初·世纪末》。杜运燮先生年届耄耋,且又有病,还坚持在病床上从事创作,使我深受感动。我想读者和我当亦有同感吧?

我注意到在他对面床边摆着一台新的彩电,杜运燮先生告诉我,他可以靠在床上看新闻联播,看世界杯足球赛。我想他一定也是个球迷吧?

临别前,我问杜运燮先生对于新诗前途的看法。他满怀信心地说:“我对中国新诗的前途很乐观。因为中国是个诗歌的古国、大国,喜欢诗的人很多。广大读者还是很关心诗歌的。诗人队伍好比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新诗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不光是年轻诗人,就是老诗人也在探索。”

告别时,我衷心祝愿杜运燮先生早日完全康复,希望早日看到他的新著问世。

作于2002年6月17日

后记:这篇文章写完后,我寄给杜运燮先生看,请他修改。他改了题目,并在文中几处作了修改。由于他的手颤抖,故而有两处笔迹看不清楚。我打电话想问杜先生,接电话的是夫人李丽君女士,她告诉我杜先生又住院了,说可以往宣武医院打电话。我和杜运燮先生通了话,我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电话那边传来他那乐观、爽朗、洪亮的嗓音。他说不要紧的,前两天感冒,又拉肚子,引发心脏不舒服。再过几天就可出院了,又说明那两处修改的字。说真的,听他的说话声,真不像是病人。时当7月上旬。谁知仅仅过去了几天,今天下午,杜运燮先生的公子海东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的父亲已于昨天(7月16日)19:55分溘然逝世,终年84岁。我闻此噩耗,不啻晴天霹雳。想不到那次通话,竟成了他最后一次和我说话;而我竟成了他生前最后一个采访他的人!这篇访问记竟成了追忆文章。

杜运燮先生,安息吧!

写于2002年7月17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