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学书披起“档案”衣

2002-08-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今年5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作家档案书系”首辑10部。书系计划陆续出到10辑百部,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当代著名作家将分辑入书,集中展示他们自当年走入文坛的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的作品,以至跨入新世纪后的最新力作。该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编,创研部主任雷达说,“中国作家档案书系”不是只供保存和查阅的文献。不是论资排辈地从上世纪初排列下来的文学流水账。而是着眼于读者和现实,从当下切入,也就是说,从当下最活跃最受欢迎的作家选起,推出一批批优秀的独具特色的富于影响力的作家的自选集。

《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1949-1999)》则从更广的领域(收录的作品条目625个,涵盖当代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电视剧等主要文学艺术门类)、更长的时段(新中国成立后50年),较全面、系统地记录了当代文学发展的风雨历程,梳理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有不可忽视的资料价值与学术价值。谈到这本书的出版,该书责编张学正说:“一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文学界的争鸣、批判以及对批判的再批判层出不穷,故事甚多;二是国内尚无此类图书,可填补空白。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那么多的争鸣与批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文章制作、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鉴赏以及文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是一块未认真开垦的文学宝地,应当好好发掘。《文学争鸣档案》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1949—1999年50年来当代文学作品争鸣的实况,表达了编写者的责任与良心。”

提起“档案”,200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过孟京辉的《先锋戏剧档案》,这部作品大致呈现了中国先锋戏剧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现状概貌,可以说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关于先锋戏剧的准确而有价值的资料汇总。具有独特身份的编者孟京辉,得天独厚地掌握着先锋戏剧最全面的原始资料和某些重要的不为人知的实情,再掺杂糅入他来自实践的感受和判断,使这部“档案”集显得更是有声有色。另外这部书还具有不为多见的创意独到的“档案”形式的包装,使散落下来的那些杂乱无序的片鳞只语折射出了岁月的流光和思想的异彩,呈现出史料性文集所罕有的鲜活生动。

既然是档案,就需具备以备查考的功能。《文学争鸣档案》的出版费尽周折。为了写一篇争鸣综述,他们要参阅数篇、十数篇甚至数十篇有关的文章,查阅多种图书。为摘录准确,有的长文还要反复阅读,以领会作者的原意和要旨。有时,为写一篇一两千字的综述,往往要阅读、复读几万、十几万字的资料。有时,为了查找和核对一篇作品的原始出处,要在图书馆、资料室忙活半天,最后还可能一无所获。出版前,他们先后联系了四五家出版社,先是与两家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对方又废止合同。后来有几家出版社同意出版,却索要数额不小的“赞助费”。最后,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和百通(香港)出版社联合推出。

“中国作家档案书系”的命运要顺利一些,该书第二辑为女作家专辑,将于今年秋天出版。总策划野莽说,做这套书的目的是以作家为主体,给文坛做一个档案,给作家也做一个档案。这个档案是可以公开的,和单位人事部门锁在柜子里的那种不一样。真正意义上的档案书读者有限,一般是研究人员看,而我们面对广大读者,是要读者自己掏钱买的。估计这套大规模的图书会得到大家认可,并且有可能带动有一批“档案”类的图书出版。

有趣的是,归至“档案”麾下的文学图书出版初显峥嵘,而真正的档案图书却相对悄无声息。

档案出版社的赵增越概括了他们出版的档案图书:一是档案专业的图书,对教学研究很有帮助,二是以档案馆藏为基础编研的图书,将史料分类整理供史学研究和参考使用。他们出版的人物档案,一般是由日记书信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资料组成。一些出版社将某一个时代的作家作品重新整理和出版,他们还没有出版过此类图书。赵增越说,这类作家成长过程的文学作品的汇集,冠以“档案”的名称不是不可以,实际还是与“档案”不同的。

在很多读者的心目中,“档案”往往带着神秘的色彩,不可轻易涉足。如今,作家们以其作品影响的不可抗争性进入这一“神秘”的领域,使得“档案”变得亲切随和,从冷冰冰的铁柜走向百姓人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