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反思文化人格

2002-08-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王成君 我有话说
《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张景超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背反》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首先,张景超先生的这部著作特别具有学术的前沿性和开创性。近年来,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文章虽日渐增多,有真知灼见之作也不少,但就对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整体性研究来说,见诸报刊的文章和正式出版的著作并不多见。而恰恰在这方面,张先生如一学者所言“开了先路”,表现出了可贵的学术品格。他以一种坦率和真诚的目光穿透迷蒙,精细地阐述了当代文化史中知识分子在人格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悲剧。这里,张先生充分地展开了反思,使知识分子在凝望自己的过去时也不能不进行严峻的思考。

《背反》的另一个学术价值表现在张先生严谨的治学方法上。《背反》一书25万字,却没有一处空泛的议论。全书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这种精神立场使张先生没有止于环境决定论或是历史决定论,而是从知识分子群体及个人的实际精神状况出发来研究问题。他立足于大批判文本,对散落浩繁的史料进行钩沉和考辨,进而解析当事人的思想状态和人格特征。例如,在披阅了大量史实材料的基础上,张先生对姚文元机会主义和向上爬心理作了深刻的开掘,有力地证明了他参与大批判的个人原因。又如,对巴金当年的偏颇,张先生也通过巴老自己的忏悔、通过细致离析真实材料来作结论,因而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缘此一位著名现当代文学学者高度评价张先生的剖析,说如此辩证地认识巴金、“既不为贤者讳,可又决不过于苛求”,“实在找不出第二人”。阅读中我们感到,作这种研究需要长时间坐住冷板凳、下苦功夫进行爬梳。没有这样的付出,决不会有这样大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背反》一书给我们当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即如何扎实立文和去除急功近利、毛躁浮泛的学风。

《背反》的意义不止于此。它还提出了重铸知识分子人格的重大课题。鲁迅先生说得好,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都是水。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必须有健康、完整的人格。关于这一点,张先生在《背反》中努力让人们看到,当知识分子失去人文关怀而膨胀负面人格时,这种批判是怎样消耗了真理和智慧,又是怎样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废墟。《背反》的当代性意义就在于此。它关于知识分子负面人格的破坏性的研究,不能不引起当下知识分子对自我人格的关注。尤其在商品大潮涌动的今天,它更促使我们思考,该如何完善自身的人格以更好地坚守人文精神传统。显然,《背反》的这一警示极具现实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