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当代学术发表制度的探讨

2002-08-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向志柱 我有话说
当代学术的发表过程

学术成果(本文主要以学术论文为个案)经过作者的搜集资料、艰辛思考、写作改定之后,按照正常程序,便进入了投稿-审稿-刊用的程序,从而实现学术成果的物化,达到公开交流的目的。

——投稿方式,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形式:自由投稿(自投)和托请推荐(他投)。论文一进入这个程序,无疑是西天取经,历尽艰辛,方得成为正果。自由投稿与他人推荐比较起来,不知要艰难多少倍。是投与陌生刊物还是熟悉刊物(以前发过论文的),又有很大不同的结果。熟刊毕竟有点旧交情,可以先行有个印象。而陌生刊物若仅凭论文本身取舍,那么让他“一见钟情”,须十分“绝色”,否则便会径入废纸篓中。他人托请推荐的论文则可以享受许多待遇。托请者或是行政领导,或是学界名人,期刊一般不会轻易得罪。因为知道必须刊发,拒而无用,责任编辑对关系稿、人情稿眼光是沙里挑金,努力寻找论文的闪光点。而自投的论文接受的是吹毛求疵的审查。学术论文从投出开始,便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

——审稿制度。当代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是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终审,这里又可分成编辑部内部审稿和外部专家审稿、匿名审稿等几种具体形式。但是很多刊物在实际操作中因经费短缺、人手不够等而形同虚设。即使做到了三审,也做不到一视同仁。即使专家审稿,亦可以先行疏通有关专家,达到人情目的。因此,从审稿方式看,自投和他投的结果是不同的。对许多期刊来讲,有时用稿还要参考学术水平之外。当今实行的学术规范,要求职称、学位、单位、年龄等一应俱全,编辑的眼睛是很容易看到这件“外衣”的。对于同等质量的论文,若是教授、博士,好感自然加强;若是博士生导师、院士,自然是“快车道”;讲师、助教或者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便自然靠边站了。一个刊物,尤其是综合性刊物,隔行如隔山,体现档次和质量的,便在这些学术之外了。

——采用程序。一篇论文一进入这个程序,便好歹有个婆家了。但是迎娶时间、排场、彩礼等决不是相同的。同是发表了,但是有编辑不着一字的评价,可以称之为编辑的“春秋笔法”。从采用速度上看,编辑对某篇文章采用较快,这说明编辑对文章是比较满意的。而一拖就是半年、一年,一般来讲是可发可不发的。事实上,编辑总希望他编发的文章是天下最好的。从发表版面上看,发表版面多、位置靠前、字体较大的文章,编辑一般是看好的。而发表出来犹如豆腐块,并且蜷缩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无疑是同一表面中的次品。从文章删削情况来看,编辑一般是冷面郎君,“砍肉”高手,但是砍哪篇是按照他个人的审美标准来决定的。删得少的文章自比被“砍”得伤痕累累、只留下筋骨的文章要入编辑法眼。一般来讲,编辑的刀在高级职称者那里是忍痛割爱,在低职称者那里便是得心应手了。从署名看,在刊物中,责任编辑的署名前后不一致,那么很大程度上是编辑不愿发或不得不发,便以“假名”代之了。作者署名格式若与其他不一致,无职称、单位等信息,那么,编辑也是有意讳隐了。从发表方式看,编辑不将文章编人正刊,而置于增刊,也说明文章是不特别被欣赏的。

对当代学术发表制度的反思

综观学术发表过程中的不同趋向,可以发现此种制度造成的许多弊端:

——在投稿方式和审稿制度中出现的托请、推荐,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因为托请、推荐,碍于情面,正常的审稿程序便受到挑战。有些论文直接由主编拍板刊用,没有进入审稿程序。或者审稿走过场,失去审稿的正常意义。要改变此种状况,必须做到:学术期刊实行严格的“三审制”,使之真正在论文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语言质量上把关。实行专家审稿制度,在所刊发的论文结尾处,注明审稿人的姓名和审稿意见,让读者监督稿件的审读质量,促使审稿专家对所审论文严格把关,在学术质量、政治质量上全面负责。并且,所有刊物最后逐步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如《中国社会科学》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后,对所有来稿要求:“隐去作者姓名、职称、职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资讯,行文亦请相应注意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作者个人资讯请附另纸载明”。这样,使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均不知对方是谁,真正地只以质取文,不以人取文,从而使学术有序竞争,优胜劣汰。改变原有的学术发表制度的一些环节,有利于达到遏制学术腐败的目的。

——当代学术发表制度,没有切实执行学术评价机制。因为托请推荐,许多期刊发表了许多学术次品、庸品。一旦这些论文引起了“影响”,便理所当然地视为了佳作。其影响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转摘,一种是引文。转摘刊物(级别高低)、转摘形式(全文或摘登)、转载方法(转摘刊物主动转摘、原发刊物推荐转摘、第三者推荐或自荐转摘)各有不同,因而应该区别对待。再看引文率,一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一般来讲,影响越大。但是须区分自引和他引。自引又要分别对待恶性自引和必要自引。恶性自引近乎炫耀家底,必要自引则是正常学术规范,无可厚非。必要自引可以见出研究的系列性、渐进性,体现学术成长历程。他引也应必区分“友情链接”和必要他引。前者似乎是时代变化了,文人相“惜”了,其实是一种送人情的表现,后者才是真正的学术原则,体现了学术传承链条中的必要一环,体现其论文本身的学术价值。大家似乎已经能够理解,不能完全依靠期刊本身来评价论文。那么,该怎样来评价呢?我认为,应建立或健全论文本身的评价标准,改变以往以论文发表而结束的静态评价,引入多元的、动态的评价方法。一是可以看其发表过程中的投稿方式和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可以要求期刊标明来稿方式(自由来稿或托请推荐)、审稿方式;二是看论文发表之后的影响因素。

——当代学术发表制度不利于青年学人成才。由于期刊受到反馈等评价因素影响,学术期刊客观上而非主观上对青年学人采取了不是扶植而是压制的方法。我们首先承认,由于阅历、眼光、思维等许多条件制约,年青人确实在学识水平方面整体比不上睿智的中老年人,毕竟“姜还是老的辣”。由于要经历起步阶段,因而在论文质量上还是其它条件(如出版面费)方面都处于劣势。往往是年青时无处发文,老了无文可发。年青时文稿囤积,年老时稿债告荒。同一篇论文,年青人单独署名,屡投不中,然而一旦名字前边挂上其导师或者某领导的大名便成为重点文章隆重推出了。而且,在论文发表的版面安排方面都是受欺凌对象,版面最少、“伤痕”最多、“砍肉”最重。年青学人与中老年学者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必要像举重、相扑、拳击等体育比赛,首先区分男女,然后区分级别一样,应该采取特别措施,给年青学人一个公平竞争、有利于学术成长的空间。例如,学术期刊可以划定年限设立“青春版”和“中老年版”,有利于年轻有为的学人脱颖而出。

通过对当代学术论文发表过程的考察,已经显明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只有改变原有的学术发表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真正建立鼓励学术自由竞争的学术环境,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的学术园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