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原点:中国小说美学研究的突破口

2002-08-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吴士余 我有话说
《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吴士余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近年间,常见中国小说研究的宏著问世。这意味着小说批评已由作品的价值评估逐步走向审美与科学的理论探索,而且,中国小说的美学研究已成为文坛的热点。

确实,中国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经过历代小说家的长期实践,已形成了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美学体系,它包括民族的传统小说思维、审美意识、创作观、小说文体以及叙事艺术。

中国小说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因此,研究中国小说美学必须对如下问题作出深层次的思考和回答:如何总结经过近千年中国文化意识熏陶和历史积淀的美学传统?如何审度叙事艺术的民族特质?如何认知传统文化负面所造成的小说思维局限?如何在弘扬文学传统的过程中自觉地把握中国小说美学的历史与未来?等等,这都是理论家面临的课题。

鉴于如上思考,笔者在《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一书中要确立的理论框架有四:

其一,研究中国小说美学传统,探寻它的演变和发展脉络,必须涉及对中国小说思维形态及其图式构成的审度,而这种理性思考的认知前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小说思维的同化同构。鉴于这一前提,对中国小说思维图式构成及其历史形态的考察应确立如是原则:中国小说思维图式的建构和定型始终是处置于中国文化构成的历史积淀过程之中的,因此不能脱离民族文化心态、价值观念、民族群体思维方式,来分析中国小说思维的范畴和结构形态。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对小说思维的制约,导致了中国小说美学的一个明显的延伸态势,即: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以张扬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民族情感和理想人格,来实现人伦道德教化的教育功能和小说形象的审美功能。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小说思维的深层的机制。而小说叙事作为小说思维的物化形态,则被赋予了独特的传统模式:对现实社会的模拟和真实反映;对以人与人关系为基本内涵的情节表述及其艺术表现力的追求。从而,中国小说叙事艺术的成熟和发展则集中表现在:文学形象的性格化和逻辑力量,情节叙述思维的规范化和形式美,人的心理世界和真实感的经验性表达,小说形象持久的艺术魅力和美感的层次化等诸多逻辑层面上。

其三,中国文化的历史行程表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渗互补的消长过程。中国文化因其相对性和不平衡性所获得的局部变异能力,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文化接受和顺化建构的功能构成了特定的文化内在机制。而此,与中国传统文化同化同构的小说思维也呈现了整体稳定性与局部变异性的共存态。这种思维形态和表现形式的局部变异,导致了中国当代、特别是新时期小说美学的蜕变以及对传统思维模式和小说文体的突破。这种小说美学形态的嬗变,既来自当代作家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美学的独立思考,也来自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借鉴。由于形象思维意向的重心转移,构成了小说形象审美表达的多重形式,以及由此产生陌生化的美感效应。

其四,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思维及其艺术实践,是处在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化环境中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引入,强化了作家的现代意识和主体精神,由此导引出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审美思维态势;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精神的积淀,制约着作家的小说思维机制,传统的叙事模式和艺术表现或显或隐地影响着小说文体。因而,当代作家的文化心态和小说思维是处在这两根交叉的坐标轴上,致使当代作家,特别是中青年作家的创作呈现了对传统小说思维的承继与偏离共存态势。然而,当代作家的思维嬗变,造成了当代文坛充满着朝气和创造性的新格局,也使传统的中国小说美学体系在局部的嬗变中获得完善充实和发展。

拙著意在梳理和概括中国小说美学传统及流变的轨迹毕竟是肤浅的。由于学术功底和文艺理论修养不足,在著述中常感到力不从心。但总算迈出了一步,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吧。(本文为该书序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