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小专业出版社如何面对版权贸易

2002-08-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景琳 我有话说
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开始与世界接轨,出版界面对外来挑战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机。版权贸易做为这种现实的产物,正为业内各方看好。品牌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集团优势等使不少大机构的内引外联开阔纵横占尽先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众多的中小专业出版社应者寥寥,除极少数占天时地利者偶有动作外,大多仍在袖手旁观,陷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面对如此诱人的商机,中小专业出版社并非不想分一杯羹,但由于本身起点低,底子薄,市场适应能力差,无从下手。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机会均等。中小专业出版社尽管在人力、财力等方面有不利因素,但有其专业出版实力较强,在既定的领域内轻车熟路的优势,加之我国丰富的出版资源和广阔的读者市场做为依托,只要克服畏难心态,积极参与放手一搏,完全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一展宏图,开拓出一片新疆土。

一、侧重专长 强化精品 寻求突破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为求生存,各中小专业出版社纷纷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对自己的分工领域进行出版资源、图书品种研究开发,经年累积,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迥然不同的拳头产品和品牌效益,或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彰显,或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见长,或具有影响深远的人文历史价值,或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等等,无形中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大出版社独特优势,而这些优势多是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的热点趋势,是国外出版商从事国际版权贸易注目猎取的焦点所在。

面对新商潮,如何才能做到出版的图书为外商看重,如愿达成版权贸易的目的呢?首先要精要有特点。国际图书贸易的常规经验证明,唯有那些特色鲜明,在国内图书市场走红在读者群中深受好评引起轰动的书,最容易被国外看中引进。

侧重所长、强化精品的确是专业出版社在版权贸易活动中取得成效寻求发展的立足点,自信自重,深入挖掘,精雕细琢,出版受广大读者喜爱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图书,力争在国内市场一炮打响并不断扩大影响,提升知名度,进而以名、优、特图书加入国际合作与竞争,是中小地方专业出版社发挥优势,以长制短跨入版权贸易殿堂的有效途径。

二、长远规划 稳妥渐进 由小到大 从事国际间的版权贸易,一定要有全局战略长远规划,切忌头脑发热,急躁冒进。近些年许多出版机构实践中,获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教训,如:不做市场调查,盲目引进,多家出版没有弄清授权范围重复引进,甚至出现不计代价后果的恶性竞争等等,不仅给本单位造成了不应有经济损失,损害了出版业自身形象,也为这些单位版权贸易的开展蒙上了阴影。

要将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长远规划,稳妥渐进,量力而行。开始尝试引进图书版权,由于没有经验可参照,可先从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适销对路的小型图书入手,取得经验以后逐步扩大。立项前首先搞好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引进的必须是国际上广受读者欢迎的一流图书,同时,还要切合国内广大读者的胃口,应注意国内外不同的文化心理差异性,国外喜爱的不一定在国内全部受欢迎,只有那些与我们民族阅读习惯公众心理相近或相似的国外优秀图书才能真正为读者喜闻乐见。其次,版权引进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要与本社的出书范围一致,并与本社的出版计划相结合,使引进与自身的精品图书优势互补,逐渐形成出版社新的品牌产品。

由于存在语言文字障碍和贸易渠道不畅等因素,版权出口阶段比引进版权困难要大,但并非无路可走。中国在海外有多达七千万华侨,华人华商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商贸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尤其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经济圈中,华人占据多数,我国早期的图书版权贸易活动也正是从这里逐步开展走向世界的,中小专业出版社可将初步的输出业务范围放在这一带,广交朋友,积累经验,一步步向外扩展。此外,可以尝试把本社有竞争力的图书做成中外文双语体,便于被外方出版商接纳。

三、借船出海 灵活经营 拓展商机 版权贸易是做国际生意,有了好的项目又不知怎样下手,不懂具体的操作规程怎么办?万事开头难,中介机构正好为我们搭起解决难题的桥梁。此外,通过本国的学者和翻译家引进或输出版权也是非常实用的手段之一,被学者们认可的中外图书大多学术价值较大,且这些人多与中介机构或国外出版商有着较多的往来联系,或许该类图书短期内因内容范围窄不为读者所知,但其潜在的市场价值会随着市场营销力度的加大而凸现出来,往往会给图书出版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国际图书贸易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形式也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如中外合作出版,共同策划项目同持版权,在合作中双方优势互补,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既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又能从中学到国外出版商先进的出版理念、策划手段和管理经验。也可与国内有关出版或大型图书发行机构开展合作,对前景看好而自己单方面力量不足的版权项目,实行全部或部分的联合运作,达到化解风险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倚重人才 调整布局 打实基础 中小专业出版社由于规模和实力的原因这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尤其是缺乏外向型经济人才。但可以通过对有潜力的员工进学院委培深造和专项引进等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中小专业出版社更应有紧迫感,打破旧思维模式,拿出勇气和魄力,深化产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针对新的竞争格局,加大力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那些低效滞后毫无竞争力的部门和项目该砍的砍,该放弃的坚决放弃,腾出人力物力,强化战略策划、市场开发、科学管理、现代化营销等方面的力量,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只有将以上诸方面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打牢自身的基础,中小专业出版社方能真正从竞争不利的被动局面中摆脱出来,才有资格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