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冷热之间看科普

2002-09-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支振锋 我有话说
喧嚣的背后不一定是繁荣,虽然霍金让国人掀起一阵阵的科普热、科学热,可是,科普图书好像大部分处境依旧不妙,并没有太多的改善。

霍金的访华,将盛夏的北京再燃上一把科普热的熊熊圣火。许多媒体更是称因为霍金的到来,中国书市再刮科普旋风。事实上,作为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又一位天才的物理学家和科普图书作家,特别是一位深为疾病所困却终未屈服的伟人,霍金的到来,的确是给科普图书烧了一把火。.西单图书大厦不仅专门设了霍金著作专架,其销售量也成大幅攀升之势。记者8月18日见到,《时间简史》已经售完,读者要购买只能留言预订了。可是,喧嚣的背后不一定是繁荣,虽然霍金让国人掀起一阵阵的科普热、科学热,可是,科普图书好像大部分处境依旧不妙,并没有太多的改善。

出版:影响有限

对科普热最欢喜的当然属于出版机构和图书的销售机构,可是,记者采访了几个较有名气的大社之后,发现情况却并不完全如此。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庄红权先生对这个问题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清华社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出版界的重要力量。可是,庄先生却说,中国的科普图书一直不太景气,即使是清华社,以前情况也是如此。这次的数学家大会和霍金的访华,算是给科普书界注射了一些兴奋因素,但是,这并没有对他们出版科普图书的计划造成大的影响。清华社科普图书的重点是《院士科普书系》,这是让“大专家写小文章”,从1998年策划以来,清华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请江泽民总书记为丛书题名作序,到2002年9月将出齐全套86本。应该说,这套书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销售量都是不错的,然而,与该社的计算机图书及其他畅销图书的惊人销售量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提到以后的计划,庄先生说,清华社吸取了以前科普图书太过深奥而不够“科普”的缺点,将给“院士科普书系”出图解本,用更为鲜明和直观的语言、图画去阐释深邃的科学哲理,力争让中学生也能够读得懂,不会发生知识上的理解障碍。

利益:决定走向

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下,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的今天,出不出科普图书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的市场规律才是看不见的手。正是市场规律引导的利益分配,决定了出版社出版资源的配置取向。市场规律是看不见的手,而经济利益则是市场运行和出版社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徐刚先生在谈到目前的科普图书市场时,用的词语是“不景气。”不景气至少说明了这里面没有太大的油水,出版社难以从科普图书里面得到较多的经济利益。他说目前科普图书有个怪现象,那就是本该是最大读者群的大中小学学生,读科普图书的人却并不是很多,反而是那些已经毕业了的白领或者教师等知识分子才是消费的大群体。徐刚说这可能是因为目前的教育体制太死板,大中小学生功课过多,评价尺度过窄,使他没有足够的课外时间去看科普书籍,也没有什么现实的因素——比如,成绩的提高,来引诱他们读这类书籍。还有就是中国缺乏科学的传统,大家平时都认为科学是玄而又玄,深奥不已的,一般很难接近。像霍金《时间简史》那样的著作,只能算是“异数”。其他各社也大致情况差不多,大家都很少有把科普图书当成重大利润来源的,某种意义上说,做科普图书只不过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了。

作者:成为瓶颈

采访中不少出版社都提到了一个出版科普图书的大难题——缺乏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我们从书店也可以发现,目前,凡是流行的或者是质量比较高的科普图书几乎都是翻译引进的国外著作,国内原创的不过寥寥数种而已。当然不是说我国的科学研究各个方面都比国外差,样样都不如人,事实上我国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问题就在于,科普图书的写作不仅仅是牵涉到一个科学研究水平的问题,更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利益分配的问题,写作能力的问题。我国也有一些既是好的科普作家又是大科学家的,如吴文俊等等,可是,大部分科学家却不一定有优美流畅的文笔,而这是写作科普图书的基本要求之一。那种科学研究做得好,文笔优美流畅,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不计较功利,集这些条件于一身的科学家实在是太少了。

庄红权说,事实上,连霍金的《时间简史》都不是很“科普”,恐怕大部分中学生是看不懂的。我国科普书界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许多以科普为名的图书简直就像专著,别人很难看懂。庄红权认为,我国科普图书要得到发展,在品味上向高发展的同时,“难度”必须向低层次发展。一本科普著作,本身写的都不好,怎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呢?即使写得好,别人看不懂,也是不会受欢迎的。作者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科普图书突出的严峻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科普图书出版的一个严重瓶颈。

读者:不太领情

这次配合国际数学家大会和霍金的访华,出版机构表示欢迎,书店更是借机想赚上一笔了。可是,事实上他们有没有达到目的,却让人存疑。记者在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为了配合霍金来华,图书大厦专门开设了霍金的专柜,成绩好象也的确不凡。以至于后来《时间简史》售缺,书店贴出告示,需要该书的读者需要提前留言预订。可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卖的是火了,整个霍金的著作也卖的火了,但这是不是表明了中国的科普图书也火了呢,那倒未必。8月19日,记者在西单北京图书大厦呆了整整6个小时,专门守候在科普类图书架前。最终发现,读者倒是比平时略增加,可是大多是一来就扑向霍金图书架前,《时间简史》没有了,《果壳中的宇宙》也还算流行,相比之下,其他类的科普图书大为逊色。这其中,译著比国人原著也同样更受欢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看霍金著作的读者,问他们会不会买,他们大多表示,《时间简史》要有的话可能会买,而其他书买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至于一些非霍金的著作,表示会买的读者就更少了,尽管他们有的已经抱着某一本看了一个下午。近六个小时,记者也没有看到有太多的人去购买科普图书。尽管天时不错,人和也有,大书店的“地利”也还可以,可是,读者好象依然不太领情。看来,正如庄红权所说,中国的科普图书之路,不能靠一位外国名人的一时刺激,更要靠我们自己的出版人去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