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写作理论对中学作文教育亮红灯!

2002-09-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记者 傅江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讨论刚刚尘埃落定,一场针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学术声讨,即在天津南开大学拉开了帷幕。这次由中国写作学会学术部、教学部与天津写作学会联合举办的新话语写作学研究教学现场观摩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京津地区的写作学研究者和语文教学研究者的参与。其旨在推动写作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批判的矛头更是直接指向了现存的中学语文作文教育。

据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副教授介绍,举办此次活动最初是在反思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不讨厌作文、不害怕作文”的情况下,设想重新建立一套吸引学生,并且富有生命力的写作学话语的过程中受到启发的。其理论核心集中在对传统写作范式的颠覆和对个性创新的张扬,在摆脱作文“八股”化教学的影响后,为学生阐发自己的思想构建了新的话语环境。面对写作学在当今中国学术界中的困境,即几乎所有的文科院校都不设写作课,学生们甚至连起码的写作学常识都没有,同时又有很多人坚持“写作无学”的观念,这次的研讨会无疑是一种响亮的声音。当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高考应试作文的示范性教育时,真正的写作理念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里必然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认识误区和知识的真空。

如何教会学生写作,就是如何教会学生思考。按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霍唤民先生的话说,“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抓素质教育,写作教育就决不能忽视。”写作说到底是思维的反映,只有在思维理念上有了提高才能提高写作的水平,这不是多读几篇范文所能解决的。霍先生还谈到,这次学术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和学生的关系十分密切,把学生的论文写作有机地融合进来,以学生为本,达到教学中的互动,为语文教学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本次活动同步推出的《新话语写作学探问》一书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樊金树先生告诉记者,关注写作教学不仅要出版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学生参考,更应该有理论上的探讨。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所谓“新概念”的作文书,其实都还是用老概念作出来的新文章,作为商业炒作固然不错,但生命力肯定不会太长,也不会在内容上有太大的突破。但同时也强调,作为一本学术性的论文集,《新话语写作学探问》的作者主体是在校大学生,这决定了该书议论上的大胆和行文上的恣肆,会有很多的新意,然而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话语的建立,并不能靠这样简单的工作就能够完成;作为出版社,他们的最大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借此唤起社会对写作学理论建设和教学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针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陈旧,一味迎合考试命题的弊端,这次观摩会还邀请了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参加,和他们一起座谈了现存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写作教学背后隐藏着的教育体制危机。

诚如《写作》杂志副主编白嶷歧先生所言,对写作理论的探讨是必要的,但现实问题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存在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不可能只靠理论的创新得到解决,但是却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改变教育传统中的缺陷和人才选拔模式中的不科学环节,把素质教育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这种现场互动观摩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要展开却并不容易,在很多高校都不能保证普及率,何况在为数更多的中小学;但白先生同时强调,这种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使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得到普及,需要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不要期待它能一蹴而就。

无论这次写作学研讨会在理论革新上最终能走多远,它起码给人们带来一个可喜的讯号,我们的高等院校已经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质疑,并从中学教育出发反观于自身,促使自己做出更新的理论探索,这无疑会为我们的语文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