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学举要》与传统文化普及

2002-11-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汤一介 我有话说
《国学举要》是由八卷本组成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丛书。这部丛书分为“儒”、“道”、“佛”、“文”、“史”、“艺”、“医”、“技”八卷,每篇又分概要、精要、辑要等三篇。我们希望用较准确,但又通俗的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奉献给读者。在我们设计这部丛书时就想到,希望它能体现“举要”的特点。所谓“举要”,大体上说,应能把某一主题的基本内容的要点介绍给读者,并且方便读者了解其内容,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作为工具书使用。

我国有很长的文化发展历史,其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各种文化传统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非常珍惜。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繁荣、富强的国家,是不能离开对其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是我们这个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很需要大家能了解它和爱护它。但是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仅仅去了解和爱护是不够的,还必须去发展它,使之适应今天世界和中国发展的要求,这样就要对传统文化给以新的诠释。这就是说,今天我们肩负着文化上的“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继往开来”的文化使命,当然不是我们这一部丛书可以完全担当的,它是我们全民族和整个国家的任务,但我们这部丛书多少体现着这一“继往开来”的精神,我们希望这部丛书能在这一伟大事业中起点添砖加瓦的作用,希望读者能通过它大体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而且能从这出发来考虑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一千至五百年,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财富,而且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创造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烧起火焰。”(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我们也许可以说,人类文化又将进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验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会加强文化多元的格局。从今后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将会出现一个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局面。21世纪的文化发展很可能形成若干个重要文化区:欧美文化区(西方文化)、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以及以色列(包括散在各地的犹太人)希伯来文化等等。这几种大的文化潮流将成为主要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力量。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如果要实现新的飞跃,使它得以复兴,就必须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这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由于回顾到希腊文化而重新燃起火焰。但是,这个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公元前一千年至五百年之间的那个“轴心时代”的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联成一片,因而世界文化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吸收的情况下形成多元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种文化将由其吸收他种文化的某些因素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能力决定其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原先的“轴心时代”的几种文化在初创时虽无互相的影响,但在其后的二千多年中,却都是在互相影响中发展的。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说到西方文化的发展,他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欧洲到17、18世纪又曾吸收过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能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同样,中国文化也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的发展。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又在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因此,我们在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很需要了解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如果可能的话,希望湖北教育出版社能组织力量接着出版《西学举要》、《印度学举要》等等,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国学举要》这套书的倡议者是原湖北教育出版社编辑胡伟同志,他要我做主编。我认为他的倡议很有意义,就答应了。于是我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的名义进行了组稿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就是五年,现在总算基本完成了。胡伟同志现在已调离湖北教育出版社,而由该社副总编陆才坚同志负责审定和出版工作。我想,如果没有胡伟和陆才坚两位同志的努力,大概这套书很难完成。在此,我作为主编对他们两位同志以及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