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看中西之“信”

2002-11-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凌 我有话说
赵强先生在本报9月4日第21版“文化新闻述评”中,对美国暂停中国GRE普通考试机考作了述评,并提出了西方之信“基于契约”、中国之信“基于道德”的命题。这使我也忍不住想来个狗尾续貂,谈谈中西之“信”。

确实,西方所谓“信用”,是基于契约的一种道德观念。为了保护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流转和交易,人们在自愿基础上签定契约。契约一经签定,双方就要恪守、履行各自的承诺,这就是所谓“信用”。契约作为双方的一种“合意”,达到了双赢和互利的目的。西方的契约文明,既以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为基础,也以独立的司法体系作为保障,还以诸如人格独立、平等公平、权利义务均等、契约神圣等相应文化观念作支撑。可见“信用”问题是复杂社会关系的产物,不单纯是道德自觉问题。明了此点,对建立我国的经济信用至关重要。

由上可知,契约文明不可能在小农经济和专制政治土壤中产生。在古代中国,也有立契形式,但大多局限于土地、房产、人身关系转移(过继、卖身等)等少数领域,而且契约形式极不规范,甚至只有口头形式。此外,它还受到宗法伦理关系严重制约,缺乏契约合同法规。尤其缺少作为契约本质规定的自由、公平、合意等价值内涵。因此,从整体看,在我国文化传统中,信用资源十分贫乏。上至官场互相倾轧,中至文人尔虞我诈,下至家族中兄弟反目、姑嫂斗法,无不与此印证。有人竟说什么“中国商人重信用,西方人重法律”,这实在是不知信用为何物的胡说。正如有人所说的,“实际上,自中世纪以来,西方人一直抱怨中国人在国际贸易中的商业信誉太差”(《中国十位经济学家批判》第178页)。当今市场中的信用失衡,实也渊源有自,而非对传统的背叛。

当然,这并非讲中国传统文化中毫无信用资源,中国人都不讲信用,而只是说,中国缺乏契约文明基础,难以形成普遍的信用风气。在精英文化中,儒家对“信”讲得最多,对民众影响最为深远,迄今未绝。因此,解剖一下儒家之“信”,对认识中国之“信”,以至建立当代经济信用,都不无意义。

首先,儒家之信,是人伦之信,而非经济伦理之信。孟子就在“教以人伦”前提下讲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孔子、荀子也都讲过“朋友”之“信”。《论语·学而》郑注曰:“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但在那个时代,“同志”又多出于“同门”。因此,这种信,显然局限于亲缘、准亲缘的“熟人”之间,它与西方之信适用于一切“陌生人”的普遍性大不相同。这就使诚信度与亲缘程度成正比,使诚信圈子越划越小,使诚信难以一视同仁地普及于全社会。

其次,儒家之信,又是以主观修养也即“自诚”为基点,所谓“诚善于心之谓信”(《张载集·正蒙·中正》)。这种诚信的表达,多为“信誓旦旦”的单方许诺、立誓形式。这种单方自启“良知”的特征,使道德主体油然产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道德满足和愉悦。但这也就随之带来它的不稳定性,因为道德高尚的“圣贤”毕竟少见,“善心”也往往随境而变。而西方之信,则是“约定论”的,它来自对相互有益合作的必要约束和相互尊重,以双方签约、合意和互信为基础。因而它是稳定的,虽然也不乏失信者。

再次,儒家之信,是从属于其他道德义务的次道德义务,而非作为人的本质之基础的基本道德义务。有人以《论语》中出现“信”字之多,证明它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科学的。综观儒家思想体系,“信”不仅从属于“仁”和“礼”,也从属于“忠”“孝”“节”“义”“智”“亲”“别”“序”等道德。因而,儒家“四教”、“五教”、“五常”之中,它均序列末位,而在“四端”(仁、义、礼、智)中根本没有它的位置。

如果以上归纳大体属实,那么,就可知这些特色基本上属于某种局限性,实不利于我国现代信用的建设。

到此,就可以评价一下内地学生的作为了。我说不清美国GRE考试是否属于“话语霸权”一类,但即使是霸权,就有理由违约吗?我国政府面对美国霸权与美方签定过许多条约,能因其霸权而不信守吗?面对霸权,你可以通过各种合法形式(比如谈判)进行斗争,或者选择“抛弃”它也即拒考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既然选定参与考试而且立约,就表明你已接受、承诺这种利益交换,承认了这种互利性的“合意”,哪怕是带有霸权性的“互利”,毕竟没有人强迫你。能说这是“一纸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承诺”(下引均为赵文)吗?既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还干么要签它?在这种前提下毁约、泄露考题,能获得所谓“道德上的优越感”吗?这也许真是一种“同仇敌忾”,一种“泄愤”吧。不过,这确也反映出我们的青年们,缺乏契约文明的理念,难以挣脱“熟人”圈子和族类相护的束缚,没有把信用视为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义务,也表现出理性精神的匮乏。此情此景,不值得我们深思再深思吗?

在中国正在以负责任的文明形象走向世界,全国上下正在热切呼唤“信用”的时刻,不管以什么理由为失信行为辩护,究竟是利还是害?是得还是失?是福还是祸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