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漫说“电视本”四大名著

2002-11-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静传 李娜 我有话说
尽管有学者认为对古典名著的研究应当注重文学性,不能走向版本考据学的深巷,但研究者依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四大名著中尤以《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最为热闹,最近“程甲本”的出台就让文化界关注了许久。事实上,对作品文学性的关注,必须以版本为基础。毕竟,不同的版本都是在原作者的基础上,倾注了他人不同的思想和情感。脂砚斋就是最突出的例证,红学界普遍认为他重评的《石头记》最贴近曹雪芹本意,而众口皆碑。清代毛宗岗父子评注修正的《三国演义》就确立了“尊刘贬曹”的所谓正统思想,成为几百年来最流行的版本。随着现代传媒对社会“统治力”的不断加强,各种“电视本”的四大名著将会不断涌现,较之传统“本子”,“电视本”强调古典性与现代性并重,是现代人对名著的重新阐释与解读,理应受到较多的关注。

有人说四大名著是中国人遥远的梦境,它全面提供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经验。无论是《红楼梦》的博大、《水浒传》的传奇、《西游记》的魔幻,还是《三国演义》的恢宏,“电视本”应当运用电视思维,遵循电视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拓展出更大的创造空间。1926年梅兰芳演出的《黛玉葬花》被拍成电影,从此便拉开了我国四大名著以影视的艺术形式再现的序幕,《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部分内容也曾多次“触电”。而对四大名著整体性的电视改编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根据《红楼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完成,其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8年走上荧屏。

从去年开始媒体一直关注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重拍权之争最近终于尘埃落定,?竞拍?成功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已经举办了多次专家座谈会,以期实现对这部名著改编的划时代突破。笔者既非影视人士,又非红学专家,但姑妄以“四大名著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为底气,对四大名著电视改编得与失聊作评论,以求抛砖引玉。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诞生于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电视文化占据了当时大众文化的统治地位。当时的红学研究亦处于建国以来的鼎盛时期,以红学家为代表的文化艺术界广泛参与,加之当时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需要,使它占据了充分的“天时”之势,也充分体现了精英文化的特质。如该剧一百多名演员是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的新人,由剧组组织红学家培训,让其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奠定红学和古典文化的基础,从而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红楼人物的鲜活形象。而王立平的红楼音乐不但是其个人艺术创作的顶峰,也是我国影视音乐的代表,加上陈力的“绝唱”,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经典。但由于该剧过分强调忠实于曹雪芹原意的现实主义,极大地伤害了原著的浪漫主义文学情境,红楼固然,“梦”尤不足,虽然拍出了流畅、深沉、精细、浑厚的格调,但忽视了作为电视剧应具备的大众化、娱乐化特点,使其难以驾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优势。而一年以后出台的电视剧《西游记》显然是走向了另一个反面的极端,诙谐加轻松、单纯而童稚,完全迎合了大众文化的简单要求,但这却是以背叛或牺牲原著精髓为代价的,它没有拍出原著《西游记》的“佛性”与“禅机”,没有体现师徒四人复杂的关系,没有挖掘每个角色的个性和内心,虽然六小龄童和李扬的表演无法作他人之想,但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西游记》已经是一部被大众传媒架空了的所谓经典。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电视剧生产也免不了以市场为目标,作“精美商品”之想。而此期出品的《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由于附属的商品性,以“电视工业产品”来称呼之是很恰当的。这种似乎揉合了电视剧《红楼梦》和《西游记》制作理念的创作没有了个人生命体验的自我表现,也少了许多的神圣与崇高,代之以对故事性、节奏性、受众兴奋点的调动等可视性的重视,力求迎合多层次最大多数观众的需求。但《三国演义》显然有“未赋新诗强说愁”的嫌疑,文戏与武戏头重脚轻,文戏倒是拍出了历史的厚重与深沉,但武戏除了几个著名战役之外,线条粗糙,套路化、程式化,毫无古代战争的惨烈与壮观,观之犹如隔靴搔痒。由于电视剧《水浒传》的创作班底源自电视剧《三国演义》,使其可以充分贯彻《三国演义》一剧的创作宗旨,以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和趣味性为指引,克服《三国演义》制作上的不足,使之不失经典,又具观赏性。该剧取材自原著的核心章节,以电视剧所能的一切艺术手法为手段,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赋予当代人的感受于其中,最终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亦获得了文化界的好评。如果该剧能够对原著的社会背景与个人命运作深入的关注,或许会使之“走”得更远。

当然,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正是其难以复制临摹的本色所在。重塑经典的深厚底蕴几乎是不可能的,四大名著最好的表现形式只能是其本身。这样,似乎对之电视改编亦成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之举,但传媒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总是不断地召唤着名著的“粉墨登场”,我们期待着更多版本的四大名著的电视剧,更期待着众多版本中的“名著”出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